• 教学动态

  • 喜报 | 复旦大学队伍荣获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总决赛二等奖2023-06-29

    2023年6月18日,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召开,来自沪上各大高校的10支参赛队伍闯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复旦大学的“基于微服务的个性化影院购票系统”项目取得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获奖队伍由软件学院电子信息专业2022级的硕士生蒋黎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2021级的硕士生刘丰、2022级的硕士生鲍慧帅,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亮教授作为指导老师组成,张亮教授也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优秀导师奖。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由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和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校园网络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协办,畅享网提供大赛服务,支持单位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内的20余所上海高校。作为上海地区高校首次以“云”为主题的创新竞赛,本次大赛以提高师生“云上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实践应用为特色,分为设计开发、创意方案、云实践、云网安全及综合类赛道,由参赛者基于天翼云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及部署。整个赛程历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第四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原型系统竞赛成功举办2023-06-23

    6月13日晚上,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原型系统竞赛决赛以线下答辩和线上旁听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比赛针对2023年6月批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参赛作品为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所对应的系统实现,包括软件工具、软件系统、硬件装置、软硬件混合系统等。该项比赛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激发硕士研究生围绕自身研究方向深入钻研技术,潜心开展系统研发,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院副院长彭鑫老师为本次赛事做开场致辞,他提到学院一直重视研究生工作,致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研究生的重要赛事,原型系统竞赛每学期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第四届,每一届选手都在比赛中展示了聪明与才智,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同时预祝本次赛事成功举办。本次比赛评委会由王晓阳、高跃、钱振兴、张为华四位教授组成。共有7位硕士毕业生的参赛作品进入决赛综评。作品涉及内容检测、异常检测、任务分离、应用增强、网络测试、通信优化、智能摘要等领域。参赛同学提交了包括系统说明书、系统演示及学位论文在内的的参赛作品。决赛场上,7位同学一一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了演示,评委专家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和提问。最终,评委会经过讨论和投票评出了1个一等奖、2个二
  • 复旦-阿里云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合作交流会暨行业导师聘书颁发仪式成功举行2023-04-20

    2023年4月12日,复旦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合作交流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A1010会议室举行。学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昕莅临指导;阿里集团全球人才储备总监曹彬,阿里云高校合作部总经理李贝,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施兴,资深安全专家路放,高级技术专家周磊、王晨、杨晔辉、林帆、薛盛可、林俊旸,阿里云学术与高校合作部刘林岩、沈龙睿、胡锐、李卓君等参会;学院副院长彭鑫,院长助理钱振兴,学院导师代表黄萱菁、熊贇、孙未未、徐扬、王智慧、池明旻、赵进、赵卫东等参会。会议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廖炳华主持。此前,复旦大学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围绕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签署了共建协议,并聘请了29位阿里技术专家担任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与此同时,双方共同探索以学院导师与企业专家科研合作为基础的研究生实践化培养模式。经过双方持续沟通和对接,形成了首批11个实践化培养研究课题,涉及9位学院导师、10位企业导师、17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开展了两次线上交流对接活动。本次是首次线下举行的合作交流会,同时也是首批实践化培养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专场汇报会。本次会议首先由学院彭
  •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两位研究生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2023-02-03

    经同行专家评审和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终审,上海市计算机学会2022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于2023年1月31日揭晓评选结果,学院共有2位研究生分别获得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其中,陈绍祥同学(导师:姜育刚)的论文《视觉与语言结合的视频理解方法研究》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陈竞晔同学(导师:李斌)的论文《聚焦文本区域的场景图像超分辨率研究》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陈绍祥同学的博士论文《视觉与语言结合的视频理解方法研究》由姜育刚教授指导完成。该论文聚焦充分利用视觉与语言的交互进行视频理解,在视频描述生成和事件定位上开展了深入研究,针对视觉信息粒度粗、视觉与文本交互弱、视频特征表示能力不足等现有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视频描述生成和视频事件定位方法及通用的视频多模态特征编码方法,有效提升了描述生成质量和事件定位精度。此外,该论文还在弱监督的密集视频描述生成中首次统一了描述生成与事件定位两个任务,进一步深入挖掘了视觉与语言的关联。相关方法在ActivityNet视频描述生成竞赛、谷歌视频识别挑战赛等多个国际竞赛中获得优异名次。陈竞晔同学的硕士论文《聚焦文本区域的场景图像超分辨率研究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第三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原型系统竞赛成功举办2023-01-03

    12月29日下午,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原型系统竞赛决赛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比赛针对2022年秋季学期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参赛作品为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所对应的系统实现,包括软件工具、软件系统、硬件装置、软硬件混合系统等。该项比赛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激发硕士研究生围绕自身研究方向深入钻研技术,潜心开展系统研发,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院党委书记王新老师代表学院做开场致词。他提到学院一直重视研究生工作,致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研究生的重要赛事,原型系统竞赛每学期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三届,每一届选手在比赛中都展示了聪明与才智,以及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预祝本次赛事成功举办。学院副院长彭鑫老师做本次赛事的情况说明,学院鼓励研究生面向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将所学专业知识,专注于构造有用的工具、平台和系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将会持续举办原型系统竞赛,希望研究生同学们努力钻研,成为下一次比赛的主角。本次比赛共有20位硕士毕业生同学报名参赛,参赛人数创历届最高。参赛同学提交了包括系统说明书、系统演示及学位论文在内的的参赛作品。评委会由王晓阳、汪卫、高跃、黄萱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彭鑫老师等编著的教材《现代软件工程基础》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材奖2022-12-12

    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遴选结果发布,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院彭鑫老师等编著的教材《现代软件工程基础》入选优秀教材奖。2020年9月,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华为与72所高校布局建设首批“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以鲲鹏、昇腾等根技术为核心构建多样性的计算产业和人才生态,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了表彰优秀,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共同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完备的“智能基座”课程和教材体系,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联合工作组决定实施“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奖励计划,对教材和在线课程等优秀教学资源进行表彰。经过高校教师自主申报、专家评审遴选等一系列程序,最终评选出10种“智能基座”优秀教材和15门“智能基座”优秀在线课程,入选首届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奖励计划。《现代软件工程基础》由学院彭鑫教授组织并与华为公司合作编著完成。学院赵文耘、吴毅坚、沈立炜、陈碧欢等老师参与编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学院院长游依勇以及华为公司软件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团队也参加了编写工作。该教材在覆盖经典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的同时突出体现了现代软件工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成功举办研究生导师沙龙活动2022-12-10

    12月5日上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沙龙活动在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A1003室举行。近30位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办公室及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参加活动,就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学生关心关爱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次活动由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彭鑫老师主持。活动开始,学院王新书记和杨珉副院长(主持工作)首先进行了发言。王新书记强调要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责任,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杨珉副院长(主持工作)希望导师能够多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接下来,学院分管教师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张玥杰副书记和沈安怡副书记分别从教师工作和学生工作的角度谈到了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责任以及建立和谐导学关系方面的问题。在后续的研究生工作交流环节,彭鑫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博士生资格考试以及入学考试等方面的情况。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沈建蓉老师介绍了博士生分流退出办法以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环节;刘新老师结合近几年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意见,总结和分析了论文中的常见问题。随后,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钱捷主任作了“雪中送炭举重若轻”的主题报告。她结合现实案例,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5级管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15门课程入选复旦大学2022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022-10-19

    10月12日,学校研究生院公布了复旦大学2022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名单。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申报、研究生院评审和公示,本次共有68门课程入选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其中我院共有15门入选。此次是继2021年全校首批入选的83门课程(我院有13门课程入选)之后的第二批评选,我院入选总数稳居全校第一。本次立项的课程将按照学校通知要求开展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力争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当前,学院在梳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正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建的《科学研究概述与思维方法》、专业学位工程管理类课程《软件过程管理》等课程顺利完课,同时还以筹备中的工程伦理课程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学院已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制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设立课程思政午间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取得一定成效。学院入选复旦大学2022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课程及负责人列表课程名称项目负责人视觉计算新进展陈智能生物信息学王飞生物特征识别与安全李晟算法实践吴永辉网络交易技
  • 喜报丨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四位研究生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及提名奖2022-07-14

    经同行专家评审和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终审,上海市计算机学会2021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于2022年7月10日揭晓评选结果,学院共有4位研究生分别获得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及提名奖。其中,梁家卿同学(导师:汪卫)的论文《大规模知识图谱的自动化质量管理》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周翔同学(导师:彭鑫)的论文《基于轨迹分析的微服务故障定位》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蒋林曦同学(导师:姜育刚)的论文《深度视觉模型的对抗攻击方法研究》和李晨光同学(导师:肖仰华)的论文《中文百科事件抽取及可视化系统》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梁家卿同学的博士论文《大规模知识图谱的自动化质量管理》由汪卫教授和肖仰华教授共同指导完成。该论文针对大规模知识图谱缺失、噪音、过期等质量问题,全面地提出了一系列自动化知识图谱质量改进方法和框架,有效提升了大规模知识图谱的准确率、覆盖率和时效性。相关方法不仅在多个国际竞赛中获得优异名次(如2019年语言与智能技术竞赛中文信息抽取任务的第一名),并且在知识工场平台和大型百科知识图谱CN-DBpedia等得以广泛应用。梁家卿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先后入选复旦
  • 复旦-阿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合作对接会成功举行2022-06-25

    2022年6月17日,复旦-阿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第一次合作对接会通过钉钉会议在线举行。此前,复旦大学与阿里集团针对计算机领域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签署了共建协议,同时聘请了29位阿里技术专家担任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此次会议为双方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的协议签署后的首次对接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院研究生导师与企业研究生行业导师的直接交流探索研究生实践化培养的具体技术领域。本次会议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廖炳华老师、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合作部胡锐、李卓君共同主持。学院副院长彭鑫老师做了开场发言,并介绍了专业实践基地以及本次合作对接会的背景。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与会的14位阿里技术专家和行业导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技术领域以及期望的合作领域,包括研究服务器方向的研究员张伟丰,研究计算技术方向的资深技术专家曹政,研究智能运维方向的资深算法专家朱婉怡、高级技术专家徐彤,研究网络技术方向的高级技术专家翟恩南,研究数据库方向的资深技术专家吉剑南,研究云存储方向的资深技术专家周琦、李强、杨晔辉,研究认知智能方向的资深技术专家杨红霞,研究AI应用方向的资深技术专
  • 全媒体院长专访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彭鑫:数据驱动软件智能化开发实践赋能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2022-06-16

    全媒体视角智能化软件开发一直是软件工程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随着软件开发大数据的不断积累,数据驱动的软件智能化开发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近日,中教全媒体采访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彭鑫教授,就软件智能化开发进展与挑战、软件人才培养、开源技术等话题展开了对话。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彭鑫文/中教全媒体张晓攀数据驱动软件智能化开发有效实现人机协作任重道远中教全媒体:您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的结合,如何理解其中的的相关关系?彭鑫:不管是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之间的关系都是双向的。以人工智能为例,学界及业界都在提SEforAI和AIforSE,二者的结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软件工程领域,首先引起关注的是AIforSE的研究,因为AIforSE为软件工程领域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当前,“软件定义一切”已经成为新的技术趋势,软件不仅加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交付速度和软件质量的要求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第二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原型系统竞赛圆满落幕2022-06-14

    6月12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主办的第2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原型系统竞赛决赛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比赛针对2022年春季学期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参赛作品为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所对应的系统实现,包括软件工具、软件系统、硬件装置、软硬件混合系统等。该项比赛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激发硕士研究生围绕自身研究方向深入钻研技术,潜心开展系统研发,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次比赛共有9位应届硕士毕业生同学报名参赛。参赛同学提交了包括系统说明书、系统演示及硕士学位论文在内的的参赛作品。经过专家组初评,共有6位同学的作品入围决赛,内容涉及代码缺陷检测、内核框架、区块链技术、深度学习、舆情分析、知识图谱、自动化测试等。决赛评审专家组由王晓阳、汪卫、黄萱菁、张为华、钱振兴五位教授组成。参加本次决赛6位同学一一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了演示,评审专家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和提问。最终,评审专家组经过讨论和投票评出了2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评审专家组组长王晓阳教授为获奖选手进行了线上颁奖。活动吸引了230余位老师和同学在线观摩。获得一等奖的刘弋同学(导师:彭鑫)的作品《基于深度学习的Java注解推荐和误用检测系统》设计
  • 黄萱菁老师获第十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2022-06-12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研究生导师既是研究生理想信念的播种者,也是研究生学术科研中的引路人。为进一步树立表彰我校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现我校研究生导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医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共同指导下,校研究生会开展了第十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黄萱菁老师获第十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导师简介黄萱菁教授: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副主任等职务。黄萱菁老师深耕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三十载,科研成果颇丰,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AI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提名学者、人工智能全球女性、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等奖项。黄萱菁老师注重产研结合、科技向善,使科技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导师治学理念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产研结合融合创新自由探索严谨求实博学笃行科技向善导师育人理念笃实好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格物致
  • 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系列讲座五月成功举办四期2022-06-03

    5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每周一期面向研究生的在线“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系列讲座进行得如火如荼,又成功举办四期。该活动旨在助力研究生解决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由学院研究生导师轮流主讲。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学院已成功举办这个系列在线讲座活动七期。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计算机学院老师们教书育人的热情,也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爆满。活动中,老师们言语间所蕴藏的智慧和满满的正能量,让疫情下的同学们既倍受鼓舞又收获干货满满,让研究生们常常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5月6日晚第八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新鹏教授做了《我的科研经历与体会》的主题分享。张老师结合自身二十余年宝贵的科研经历,与同学们探讨了如何做研究生、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如何提高成果水平和影响力、如何形成学术风格、如何实现学术抱负、如何将学术之路与人生之路融为一体等话题。张老师的分享与互动,生动精彩,不时引经据典,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打开了新思路。5月15日晚第九期《读研的点滴心得与感悟》,由复杂网络方向专家章忠志教授主讲。研究生生涯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读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类讲座活动热烈进行2022-05-04

    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线上方式组织举办了“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等多个系列的专业类讲座和沙龙,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在校研究生们的精神状态和求学热情,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学院老师和企业导师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更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几近爆满。4月29日晚,“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第7期在线成功举行,尚笠教授做了《读研生涯的思考与感悟》的主题分享。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短暂而又关键的阶段,读研对同学们未来生活与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尚老师以自然杂志的一份相关调研开篇,分析了读研过程中学生们普遍遇到的困惑与苦恼。随即抛出十个灵魂拷问:科研的本质、读研的价值、心灵的支柱、课题的选择、文献的调研、思考与实验、诚实的错误、撞车的工作、共享与合作、挫折与挑战。在一一拆解这些难题的同时,尚老师劝勉同学们通过直面应对挑战,收获成长。互动环节中,除了在读研究生的踊跃提问外,更有青年教师、本科生同学的热情参与。最后,尚老师借用埃隆·马斯克的话“I’dratherbeoptimisticandwr
  • “2022明天会更好”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系列成功举行2022-05-02

    4月25日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第四期在线上成功举行。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计算机学院以线上方式组织举办了多个系列的专业讲座和沙龙,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在校研究生们的精神状态和求学热情,同时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老师和专家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更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几近爆满。“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系列由计算机学院分别与不同的知名IT企业联合举办,其中大多数是学院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企业,每期活动邀请一到两名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做主题分享并和同学们在线互动交流。其中与阿里云合作,邀请多位阿里云行业导师,于4月11日-5月5日以“2022明天会更好”为主题分四期与研究生们分享与交流。本期沙龙是第三场,由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周琦和阿里云飞天女蜗团队负责人、高级技术专家朱云锋主题分享《大数据下的云存储》。周琦介绍了阿里云飞天OS和云存储的技术发展演进,让同学们体会到在庞大的业务背后,业务需求不断促使技术的创新,技术依然是生产力之一。朱云锋把自己一步步地求学、科研、求职、入职、晋升直到现
  • 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系列讲座1—6期成功举行2022-04-30

    4月22日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每周一期面向研究生的在线“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系列”第六期如约而至。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学院已成功举办这个系列在线讲座活动六期,助力研究生解决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促进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计算机学院老师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爆满。活动中,老师们言语间所蕴藏的智慧和满满的正能量,让疫情下的同学们既倍受鼓舞又收获干货满满,让研究生们常常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本期是张军平教授带来的《为什么要读研》的主题分享。近年来考研人数急剧上升,但是读研到底能获得哪些方面能力提升,对未来的工作和科研有哪些益处,读研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不少同学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带着诸多问号,张老师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张老师生动完整地回顾了自己从求学到就业到考研考博的心路历程,从四个W(Who、When、how、What)全方位讨论了当下学生读研中的一系列问题。此前几周,已有五位学院老师先后进行了五场讲座,同样都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效果。3月18日第一期,李直旭研究员做了《如何与你的Coa
  • 硕士生专业能力培养论坛系列第1期成功举行2022-04-26

    4月9日下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了硕士生专业能力培养论坛系列学术沙龙第1期。论坛采用线上会议方式,邀请了去年学院第一届专业硕士原型系统竞赛荣获一、二等奖的四位同学,分别是刘子畅、陈齐翔、宋瑞和石华峰,封含儒作为学弟学妹代表,主持了这场线上活动。这四位师兄师姐结合自己的项目经历,分享了研究生阶段从选题受阻到项目中遇到各种困难,从demo演示到不断遇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调试,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创新点也是在完成系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让学弟学妹们了解了做项目的方法及存在的可以预期的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做项目经历这种磨练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对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师兄师姐还分析了系统开发与算法研究之间的不同之处,算法处于demo阶段能运行就行,不必考虑太多实际应用,而系统开发则需要快速、稳定,并且不需要标新立异的算法。随后,师兄师姐从自己亲身经历,分享了读研期间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准备简历、撰写论文、准备面试、进行实习、修改论文、准备秋招等阶段性目标和大概时间节点,指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可以在实习面试的不断试错中进一步明确和清晰,提醒大家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