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快讯

  • “知识图谱与机器人智能问答” 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5-06

    4月25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方向主办,机器人智能实验室承办的第五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FudanCSF3-GLS)——“知识图谱与机器人智能问答”学术报告活动如期举行。按照上海市和学校相关防疫政策,本次学术报告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本次学术报告中,我们有幸邀请了来自东南大学的漆桂林教授和来自同济大学的王昊奋研究员分享知识图谱和智能问答方向的前沿知识技术。第一场学术报告是由漆桂林教授带来的“低资源场景下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问答”。在低资源场景下构建知识图谱是快速构建领域知识图谱任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挑战。漆老师从知识图谱的概念和领域知识图谱的定义出发,重点介绍了利用基于小样本学习的知识抽取技术和基于主动学习的知识抽取技术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最后,漆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研究团队基于知识库的问答和基于知识图谱的对话技术而打造的智能问答平台。第二场学术报告是由王昊奋研究员带来的“知识驱动的多策略多模态问答技术实践”。多模态问答因其能够提供“文本+视觉”之间关系的洞察而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问答系统仍然面临如何理解用户多种多样的问题表达、如何从海量问答知识中匹
  • 把握学科前沿,聚焦“网络大数据” ——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5-05

    4月23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第六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暨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会如期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和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主办、计算机学院智能网络与系统方向和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大数据专委会承办。报告会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由智能网络与系统方向陈阳博士主持。本次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的李元杰博士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吴方照博士分享网络大数据方向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报告会开始,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教授和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张国锋秘书长分别致辞,对两位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第一场学术报告是由李元杰博士带来的“基于终端的智慧安全移动网络”。本次报告展示了一种基于终端、数据驱动的智慧且安全的移动网络系统。李博士首先介绍了全球首个开源的4G/5G移动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MobileInsight,展示其如何为智能终端开启针对黑盒移动网络行为的学习和推理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赋能多种新兴应用(如AR/VR、边缘计算、高铁网络、GoogleFi等),还可以利用终端智能增强网络端的架构与协议,实现更加简洁、可验证、高效安全的4G/5G网络服务。李博士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展
  • 复旦大学首个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正式启动2022-04-28

    2022年4月26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下的机器学习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线上召开。项目由复旦大学牵头,负责人为姜育刚教授,参与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暨南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翼健(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该项目是我校牵头承担的首个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参加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的专家领导包括: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处长丁莹,项目主管季与点、张晨阳、孟召宾;上海市科委高新处处长方浩;复旦大学科研院院长马余刚院士,纵向项目处处长杨鹏、副处长王慧;科技部管理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员、清华大学张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延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贺樑教授;项目顾问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柴洪峰院士,专家组副组长、同济大学蒋昌俊院士,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任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挺教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乔宇研究员、湖南大学李肯立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洪日昌教授。此外,参会人员还包括
  • 第四期人工智能专题“研究生顶会论文宣讲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4-26

    4月18日下午,由人工智能方向联合承办的第四期“研究生顶会论文宣讲报告”(FudanCSF4-TVP)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在线举行。5位硕博士生分享了他们近期录用在ACL2022和CVPR2022等顶级学术会议上的论文成果,吸引了近150位学生积极参与,并与报告同学进行热烈互动。费子楚同学介绍了一种针对多跳问题生成任务的可控生成框架,多跳问题生成任务由于生成模型的不可控制,导致会生成出简单的单跳问题。该框架引入可控生成技术,通过实体图捕捉关键实体,利用可控生成技术让模型生成包含这些关键实体的问题,从而保证生成问题的复杂度。王枭同学介绍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命名实体识别学习框架去解决未登录实体词的识别问题。该方法将信息瓶颈理论应用于实体识别任务上,并且避免了信息瓶颈理论的缺陷。该方法额外包含两个基于互信息的训练目标,1)泛化信息最大化,目标是强化文本表示中的上下文信息和可泛化的实体特征;2)多余信息最小化,防止模型过度关注实体词本身和训练集中的数据偏见。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模型在未登录实体词识别上的泛化性和数据扰动下的鲁棒性。刘勤同学介绍了一种针对预训练语言模型的鲁棒
  • 第三期AI安全专题“研究生顶会论文宣讲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4-17

    4月13日下午,由智能系统安全,多媒体智能安全学科方向联合承办的第三期“研究生顶会论文宣讲报告”(FudanCSF3-TVP)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在线举行。5位硕博士生分享了他们近期录用在ICDE2022、USENIXSecurity2022、ACMMM2021和AAAI2022等顶级学术会议上的论文成果,吸引了近120余位学生积极参与,并与报告同学进行热烈互动。丁岱宗同学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时序分类模型存在上述的后门攻击威胁。与其他任务(如CV、NLP等)不同,现有后门攻击技术在这个任务上效果很差,攻击成功率和隐蔽性都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个问题,该工作提出了基于流形理论的建模框架,深入研究后门攻击在时序上的工作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攻击策略TimeTrojan,通过进化搜索策略来寻找高效且隐蔽的模型后门。潘旭东同学介绍了神经网络数据泄露程度与独占神经元个数之间的理论联系,并提出基于神经元状态分析的梯度破解算法,实现从深度学习模型在公网传输中传输的平均训练梯度对原始训练批次实现像素级重建,精度超国际最高水平400%,将可重建训练批次容量从8张提升至真实训练批次大小(32张及以上),影响包括VGG
  • 第二期“系统安全专题”研究生顶会论文预宣讲报告圆满举行2022-04-16

    4月11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承办的第二期研究生顶会论文预宣讲报告(FudanCSF3-TVP)——“系统安全专题”报告如期举行。此次报告活动总共包含五场,由来自智能网络与系统学科方向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5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介绍发表/录用于系统安全顶会ASE2021、SP2022以及CCS2022上的前沿工作。第一场报告是由周扬帆副教授与徐辉青年副研究员的学生——2019级硕士研究生姜剑峰带来的论文报告“RULF:RustlibraryfuzzingviaAPIdependencygraphtraversal”,发表于ASE2021。在报告中,姜剑峰同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该工作提出的基于API依赖图来自动为Rust库生成用例程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为Rust库生成低冗余,高覆盖的用例程序,以实现高效寻找Rust库中的程序错误。结合现有的模糊测试工具,该工作在7个流行的开源库中找到了30个新的错误,为进一步保障Rust库的安全性提供了支持。第二场报告是由网络空间安全方向的2019级硕士研究生万俊鹏为我们带来的论文报告,其导师为周喆青年副研究员。万俊鹏同学为我们详细介
  • 喜报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3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 (Elsevier) 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2-04-15

    2022年4月14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其中与计算机科学密切相关的有4个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与空间安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共有三位教授入选,对他们表示衷心祝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姜育刚信息与通信工程:张新鹏网络空间安全:章忠志爱思唯尔(Elsevier)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4701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
  • “服务计算与区块链技术前沿”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会成功举行2022-04-15

    2022年4月10日晚上,由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承办的第四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FudanCSF3-GLS)——“服务计算与区块链技术前沿”学术报告活动,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的吕智慧教授主持,邀请了浙江大学的尹建伟教授与中山大学的郑子彬教授围绕服务计算与区块链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开展专题学术报告与交流。本次报告也是CCF服务计算专委会走进复旦大学的一次活动。活动吸引了460多名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包含两场报告。第一场报告是CCF服务计算专委会主任尹建伟教授为我们带来的“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新型服务计算探索”主题报告。尹建伟教授在回顾服务计算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经济、现代服务业、服务计算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指出当今社会经济的时代、模式变换带来的历史机遇,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对服务计算技术提出的“顶天、立地、慎独、远行”的要求。报告从未来社会演化、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和计算环境变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服务计算理论体系,探索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计算理论体系,介绍模式计算、跨界服务、服务网络等前沿研究成果,并对从定性到
  • 把握学科前沿,聚焦“机器人智能技术” ——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4-14

    4月2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机器人智能实验室主办的第五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机器人智能技术”学术报告会如期举行。按照上海市和学校相关防疫政策,本次学术报告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本次学术报告中,我们有幸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的章国锋教授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邹丹平副教授分享机器人方向的前沿知识技术。第一场学术报告是由章国锋教授带来的“端-云协同的视觉定位与重建及应用”。基于视觉的跟踪定位和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典问题。章老师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向我们分享了通过惯性神经网络实现实际复杂场景下精准可靠和稳定实时的跟踪和重定位;同时通过增量集束调整提高视觉算法的全局优化效率,确保实时高效。此外,章老师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研制的“端-云协同的混合现实平台”并介绍了他们在解决高精度地图重建问题的关键技术和思路,分析了视觉SLAM和混合现实的发展趋势。第二场学术报告是由邹丹平副教授带来的“‘几何、语义、协同、融合’-复杂城市环境中的视觉SLAM”。城市环境是无人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邹老师从传统的视觉SLAM方法出发,由浅入深,向我们介绍了利用场景的几何结构化先验、多方
  • 顶会论文抢先尝 第一期“研究生顶会论文预宣讲报告” 圆满举行2022-04-13

    3月28日下午,由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智能化软件工程与系统、人机交互与协同计算、智能网络与系统、人工智能学科方向联合承办的第一期“研究生顶会论文预宣讲报告”(FudanCSF3-TVP)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在线举行。5位硕博士生分享了他们近期录用在VLDB2022、ICSE2022、WWW2022、CVPR2022等顶级学术会议上的论文成果,吸引了近180余位学生积极参与,并与报告同学进行热烈互动。潘姝烨同学介绍了录用在VLDB2022上关于寻找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多数研究的主要局限,提出了非线性相关搜索(NLC),搜索两个长时间序列上的相关窗口对,考虑了非线性相关、可变窗口长度、窗口未对齐的复杂情况,有效提升了性能。张晨曦同学通过介绍他们小组在微服务异常检测中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使用统一的图结构来建模复杂的调用链结构,并将日志事件融合入该图结构使用基于门控图神经网络的DeepSVDD模型进行微服务异常检测,以有效解决微服务异常检测中复杂调用和复杂交互关系。潘思成同学的报告分享了近期在因果推荐方面的最新工作:基于因果学习的视角,提出一个从评论中剔除假性相关特征的模
  • 把握学科前沿,“多模态智能——视觉交互、移动测试与知识图谱”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4-12

    3月25日下午,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人机交互与协同计算,智能化软件工程与系统,大数据及数据科学方向联合承办的以“多模态智能——视觉交互、移动测试与知识图谱”为主题的第四场“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活动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活动邀请了三位来自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师进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分享。尚笠老师围绕“智能人机视觉交互”这一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在面向智能眼镜的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近期工作,并且从算法与系统软硬件垂直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基于智能人机视觉交互技术在以人为中心的感知、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董震老师介绍了不确定性给移动应用的自动化测试带来的挑战,并分析了导致测试不确定的因素以及检测结果不确定性的测试用例,来提高移动应用的开发效率。李直旭老师以“多模态知识图谱研究展望”为主题,介绍了多模态知识图谱的相关研究,并分享与展望了多模态知识图谱与应用研究中的研究热点、关键挑战与未来方向。三位老师就不同的主题向参会同学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展开了深入讲解。疫情之下,足不出户,复旦大学近400名学子齐聚此次线上活动,畅享智能人机交互
  • 前瞻卫星通信和隐私数据安全研究动态,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论坛圆满成功2022-03-30

    3月24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承办的第二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FudanCSF3-GLS)——“通信与数据安全前沿”学术报告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此次报告活动包含两场报告。第一场是由沈玉龙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卫星互联网安全——物理层视角”主题报告。卫星互联网提供全球无死角的网络覆盖,是国家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网络竞争的焦点。沈教授从卫星互联网安全体系入手介绍了卫星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安全挑战,并围绕跨层认证、跨层保密、隐蔽通信、安全路由和任务协同等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第二场报告是由李晖教授为我们带来的“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主题报告。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也成为当下的技术热点。李教授从数据与隐私的定义入手,为我们分析了隐私计算、数据安全等易于混淆的概念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并对隐私计算框架以及安全多方计算、密文计算、机密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的核心挑战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隐私计
  •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3-29

    2022年3月23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智能网络与系统学科方向承办的第一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活动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活动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主题,邀请了两位国内知名学者围绕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学术交流。复旦大学高跃教授做“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现状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主题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贾敏教授做“面向万物互联的立体网络高能效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主题报告。活动由智能网络与系统学科方向负责人吴俊教授主持,吸引了超过200名师生积极参与。高跃教授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现状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包括卫星网络、星链(StarLink)、5GNR3GPPNTN卫星发展趋势,以及卫星组网所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探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波束学习和预测、信道跟踪理论、宽带信号压缩采样等关键技术。贾敏教授介绍了天地一体互联网络在服务质量的多样化以及系统灵活扩展等方面的需求,分析了空间信息网络在频谱、轨道、功率、存储空间、处理能力等方面面临的资源管理挑战,进一步以天地一体网络日益紧缺的频谱资源需求为出发点,对天地一体互联网络的立体共享网络高效能资源
  • 把握学科前沿,“图像与视频智能分析”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3-24

    3月22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承办的以“图像与视频智能分析”为主题的第三场“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活动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活动邀请了AI方向的三位最近新引进人才进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分享。陈静静老师结合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视频模型对抗样本攻击与防御相较于图像模型所特有的挑战,同时分享了近期视频模型对抗攻击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包括基于启发式搜索的黑盒场景攻击算法,基于时序平移的视频迁移对抗攻击方法以及面向视频识别模型的弹幕攻击等。戈维峰老师通过介绍近期在物体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利用图像本征结构驱动图神经网络的过程,引出了面向图像语义理解,发展拥有动态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这一新的研究问题。谭伟敏老师以“跨模态与运动流估计”为主题,分享了在视频插帧、视频超分辨率、跨模态对齐等任务中光流估计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相关技术和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本次活动是线上举办的,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老师和同学参与的热情。三位老师精彩纷呈的报告吸引了参会同学的认真倾听以及与讲者的交流互动,腾讯会议最高同时在线人数高达400余
  • 把握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前沿,复旦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3-23

    “隔离”阻挡不了CS科研人的热情,3月21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承办“复旦计算机未来前沿系列学术报告”活动(FudanCSFutureFrontierLectureSeries,FudanCSF3系列报告)之二“网络空间安全前沿”的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FudanCSF3-DII)如期举行。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会议仍然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形式。此次报告会共有2场报告。第一场是由徐扬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可编程网络芯片及调度器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网络芯片在过去20年在性能、功能和可编程性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徐教授从网络芯片架构、数据平面编程模型、编程语言等方面入手介绍可编程网络芯片的发展历程,并对网络芯片中可编程调度器这一重要模块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演进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第二场报告是由李元青年副研究员为我们带来的“纠错码编码的电路复杂性”。理解纠错码编码的计算复杂性是理论计算机中的重要问题。本报告不仅介绍了纠错码编码的电路复杂性相关结果,而且还介绍了针对在固定电路的深度,纠错码编码电路的最少需要多少条边;在电路大小最优(为线性)的情况下,编码电路的最小深度是多少等问题的研究
  • 把握AI研究前沿,“多模态智能计算与应用”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2022-03-21

    为了持续深入推动学科前沿学术研究,促进各学科方向间交流与融合创新,帮助同学们了解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启动了精心策划的“复旦计算机未来前沿系列学术报告”活动,围绕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网络、数据科学、智能软件和智能交互等领域方向,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开展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沿学术报告、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以及研究生顶会论文预宣讲报告等多种类型学术报告活动。3月18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承办的以“多模态智能计算与应用”为主题的第一场“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总第一期)活动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活动邀请了AI方向的三位最近新引进的国家级人才进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分享。吴祖煊老师结合自己以往的科研成果,向大家梳理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视频识别的发展历程,分享的内容涵盖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最新比较流行的视觉Transformer模型。叶广楠老师介绍了AI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些应用,包括了以深度学习技术支持构建金融风险检测服务系统、贸易与金融反洗钱系统等。马兴军老师以“不可学样本:让AI无
  • 助力“准封闭”,计算机学院CISL实验室危机群智互助平台CrisisIS上线2022-03-17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上海市多所高校从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转为准封闭管理。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协同信息与系统实验室(CISL)迅速搭建了危机群智互助平台-CrisisIS,提供疫情数据、通知汇总、互助信息、问答、情感支持等信息,并以共享文档的形式实时更新。CrisisIS实现了灾害-活动-文档三级联动,用户可在每个灾害标记下创建活动,在每个活动下可创建多个共享文档,以支持信息互通、互助救援和情感交流等。CrisisIS首页(http://101.132.68.202:3000/)呈现了灾害地图,用户可以通过该地图可视化地掌握全国灾害情况。单击灾害地图上的标记,用户可以通过弹窗看到该灾害的情况简介;双击该标记,可进入该灾害下所有的活动信息,同时用户可自主创建活动,并添加相应的共享文档。例如双击疫情标记,用户会看到活动地图上呈现的封闭活动,双击封闭活动的标记,可进一步查看活动详情,在此页面上,用户可以浏览到该活动的概况,发布公告、新建或参与共享文档。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共享文档的功能进行物资的需求供给统计,不同校区核酸检测情况的分享,互相鼓励等等。通过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语言处理科研团队的9篇长文被ACL2022录用2022-03-15

    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nnualMeetingoftheAssociationforComputationalLinguistics,ACL)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由计算语言学协会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召开一次。在ACL2022中,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共计9篇长文被录用,其中包括5篇主会论文和4篇Findings论文。主会论文CQG:ASimpleandEffectiveControlledGenerationFrameworkforMulti-hopQuestionGeneration作者:费子楚,张奇,桂韬,梁迪,王思睿,武威,黄萱菁类别:LongPaper摘要:多跳问题生成侧重于生成需要对输入段落的多条信息进行推理的复杂问题。当前具有最先进性能的模型已经能够生成与答案相对应的正确问题。然而,大多数模型无法保证生成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它们可能会生成无需多跳推理即可回答的浅层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CQG,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可控生成框架。CQG采用简单的方法生成包含多跳推理链中关键实体的多跳问题,保证了问题的复杂性和质量。此外,我们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基于Tran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