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快讯

【学院校庆周系列学术报告第4期 】 第八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2022.06.05

2022年5月27日下午,学院校庆周系列学术报告第4期、“复旦计算机未来前沿系列学术报告”(FudanCS F3系列报告)总第20期,由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和智能网络与系统学科方向承办的第八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报告为博士后专场,邀请了宫庆媛、周杰、张晓寒和刘森等4位上海市超博计划入选者带来了精彩报告。整个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吸引了近200位老师与同学的积极参与和热烈互动。

第一场报告是由宫庆媛博士带来的“跨社交网络高影响力用户预测”。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信息发布和舆论形成的重要平台。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通过内容的发布吸引大量用户关注,发现社交网络上潜在高影响力用户成为社会计算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今,用户通常同时使用多个社交网络账号。在宫庆媛博士的报告中,她提出使用用户在成熟社交网络上产生的丰富行为数据,判别其在其他社交网络上是否会成为高影响力用户。她设计实现了跨社交网络高影响力用户预测系统,使用真实数据集验证了利用用户在成熟社交网络上的历史行为轨迹,可有效预测新社交网络上潜在的高影响力用户。

第二场报告是由周杰博士带来的“真实场景下的情感分析研究”。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为用户发表和传播观点提供新途径。对于这些海量的观点数据进行挖掘,对于产品改进、用户喜好挖掘、股票收益预测、舆情分析等任务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神经网络模型在情感分析任务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由于情感分析的歧义性、含蓄性等特点,目前的模型在真实的场景下效果较差,这大大限制了这些情感分析模型的实用性。周杰博士的报告聚焦真实场景下的情感分析研究,旨在提高现有模型的可迁移性、可解释性和鲁棒性。

第三场报告是由张晓寒博士带来的“移动应用安全攻防技术简介”。移动应用已经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主要窗口,其安全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移动应用展开的攻击,从早期的root(越狱)到近年来的黑灰产利用,从系统库漏洞到第三方SDK漏洞、业务型漏洞利用等,都给移动生态和用户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与此同时,攻防双方的军备竞赛使得相应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发展。张晓寒博士在报告中对安卓应用常见攻击面进行了历史沿革梳理,并通过现实案例对当前安全攻防热点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第四场报告是由刘森博士带来的“高效公平的网络传输机制研究”。网络基础设施正成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基石和关键助力因素。其中,数据传输技术承载着大量应用和服务的数据交互,直接影响着上层应用的性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近年来,各种新型的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给现有的传输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针对这些高带宽高并发和移动无线网等场景,设计高效、公平的传输与缓存管理机制,提升数据传输吞吐量的同时降低通信延时,对优化互联网和分布式应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刘森博士的报告聚焦网络传输与缓存管理,研讨各种新型的网络传输协议和机器学习技术在网络传输中的应用和挑战。

在复旦大学117周年校庆周中,学院精心组织了此次系列校庆周系列学术报告,本次报告是其中第四期。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报告以线上的方式举行,但老师和同学们参与交流讨论的积极性仍然高涨。四位博士带来的精彩报告,吸引了与会师生的踊跃提问与热烈互动,也得到了各位师生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