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内部网
教师内部网
会议室预订(内网)
导航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架构
教工之家
职能部门
历史沿革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按职称
按拼音
人才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973 首席科学家(青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
上海市曙光计划
上海市晨光计划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上海市扬帆计划
兼职客座
退休教师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S
T
W
X
Y
Z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教学动态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常用文档
研究生教学
教学动态
招生信息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学位申请
非全专硕
教学成果
精品课程
一流课程
教学成果奖
课程思政
工作动态
建设成果
机构设置
相关文档
科学研究
科研快讯
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平台
校级科研平台
重点建设学科方向
科研成果
国家级奖项
省部级奖项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通知公告
党建思政
理论学习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经典文献
政策法规
党建动态
工青妇建
工会活动
青年联谊
妇女风采
退休园地
退休动态
退休党建
退休风采
对外交流
交流动态
海外交流
合作高校
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
校友中心
院友会
活动纪实
院友风采
理事会
章程
发展基金
新闻动态
基金项目
捐赠指南
捐赠鸣谢
新闻速递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移动应用隐私收集行为的分析检测技术及应用示范”正式启动
2022-05-19
2022年5月14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重点专项--“移动应用隐私收集行为的分析检测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汇报在线上召开。项目由复旦大学牵头,负责人为杨珉教授,参与单位包括暨南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武汉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安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加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汇报的领导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刘英军,项目专员左奇伟和项目主管周由胜;上海市科委高新处处长方浩;复旦大学科研院院长马余刚院士,纵向项目处处长杨鹏、副处长王慧;参会专家包括:责任专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副主任汪立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建军,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副主任布宁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院长张艳宁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智能学部常务副部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向阳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刘云浩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伟哲教授。此外,参会人员还包括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组骨干成员等,合计50余人。出席会议的领导
全文》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2022-05-18
5月9日下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腾讯会议形式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近期中央相关会议精神和学校重要文件精神等,全体班子成员、党委委员、教工支部支委、专兼职教工辅导员、在校值守教师等参加了本次学习,党委书记王新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张玥杰向与会教师传达学习5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指出要深刻、完整、全面学习领会掌握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判断上来,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总书记、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打赢校园动态清零攻坚战。党委副书记沈安怡向与会教师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复旦大学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相关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
全文》
三位老师守卫校园的62天—— 计算机学院值守校园教师事迹
2022-05-12
自校园3月13日准封闭管理以来,期间留守学院各校区的老师们在教学、科研、管理、保障、服务等各方工作不停歇,关心关爱学生,积极贡献力量,体现责任担当。北区最后100米的送药员吕智慧教授是计算机学院教工第五支部书记,他自2022年4月3日入校值班至今,一直住在北区学生公寓,这让他想起了二十年前在复旦大学读博时住在北区的日子。作为计算机学院教师支部书记代表临时加入了学院气泡内辅导员队伍,他和辅导员老师一起主动关心学院在北区住宿的同学,尤其是一起关心一些有困难的研究生,作为导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此外,4月份开始吕老师主要承担了给住在北区的学院同学送药的工作,送药工作一般都是晚上进行,刚开始送药工作时,有的同学用了匿名,有的同学同时有几包药,吕老师的前几次送药工作有些波折,有时找药用了较长时间。但后续逐步熟悉了工作步骤,送药前经过仔细电话询问,问清楚同学快递买药的各种情况,是否匿名,药分几包等情况,再去北区后门拿药。吕老师也逐步熟悉了北区每栋楼的大致位置,每次都把药准时送到了同学楼下,送完后给同学发短信告知,逐渐成为了最后100米为同学们派送药品的熟练快递员。吕智慧老师作为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四位老
全文》
“边缘计算与卫星计算前沿技术”第七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2022-05-11
2022年5月8日下午,【“复旦计算机未来前沿系列学术报告”总第16期】由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主办、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协办的,以“边缘计算与卫星计算前沿”为主题的第七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以在线方式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吕智慧教授主持。本次学术活动邀请了国家杰青、浙江大学邓水光教授,国家优青、北京邮电大学的王尚广教授,和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何强教授三位专家带来精彩报告,主要围绕边缘计算与卫星计算领域的前沿研究情况,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动态开展报告与交流。本次报告也是CCF服务计算专委会今年第二次走进复旦大学的活动,专委副主任王忠杰教授也做了开场致辞。活动持续了三个小时,吸引了近500位老师与同学的积极参与和热烈互动。本次活动包含三场报告。第一场学术报告是由浙江大学的邓水光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边缘计算与边缘智能”主题报告。邓水光教授从计算范式的演变出发,介绍了边缘计算、云边协同、边缘智能、类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前沿热点和他们课题组在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邓教授首先从物联网大数据指出了边缘计算的必然性,介绍了边缘计算的参考技术架构;然后介绍了云边协同的典型应用场景和模式及三个研究热点
全文》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召开科研防疫抗疫线上座谈会
2022-05-09
5月3日下午,学院科研防疫抗疫线上座谈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会议目的是响应学校号召,组织调研有关需求和交流科研进展,更好推动相关科研成果服务防疫抗疫工作,统筹协调推动科研成果在抗疫方面的应用。会议同时也为了解学院老师近期在科研工作当中遇到的主要工作困难和希望的纾困措施。会议由杨珉副院长主持,姜育刚院长发表动员讲话,60多位学院老师参加了会议。姜育刚院长指出,在当前疫情防控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科研人员进校有一定困难,提醒老师们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各方面的常规科研工作少受影响,学院争取在各方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大家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动员学院老师在服务疫情防控方面为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更多贡献。杨珉副院长首先从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科研院工作安排、学院科研事务审核流程等方面对封闭期间学校科研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介绍,然后介绍了我校兄弟院系近期防疫抗疫的科研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成果供学院老师们借鉴。随后会议围绕我院教师参与防疫抗疫科研工作的进展展开交流讨论,各分享教师对组织团队参与防疫抗疫科研工作的初衷、基础、进展与后续计划的分享给所有参会老师不少启发。如薛向阳老师着手研发的核酸检测机器人及在江湾校区调试AG
全文》
“知识图谱与机器人智能问答” 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5-06
4月25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方向主办,机器人智能实验室承办的第五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FudanCSF3-GLS)——“知识图谱与机器人智能问答”学术报告活动如期举行。按照上海市和学校相关防疫政策,本次学术报告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本次学术报告中,我们有幸邀请了来自东南大学的漆桂林教授和来自同济大学的王昊奋研究员分享知识图谱和智能问答方向的前沿知识技术。第一场学术报告是由漆桂林教授带来的“低资源场景下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问答”。在低资源场景下构建知识图谱是快速构建领域知识图谱任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挑战。漆老师从知识图谱的概念和领域知识图谱的定义出发,重点介绍了利用基于小样本学习的知识抽取技术和基于主动学习的知识抽取技术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最后,漆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研究团队基于知识库的问答和基于知识图谱的对话技术而打造的智能问答平台。第二场学术报告是由王昊奋研究员带来的“知识驱动的多策略多模态问答技术实践”。多模态问答因其能够提供“文本+视觉”之间关系的洞察而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问答系统仍然面临如何理解用户多种多样的问题表达、如何从海量问答知识中匹
全文》
把握学科前沿,聚焦“网络大数据” ——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5-05
4月23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第六期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暨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会如期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和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主办、计算机学院智能网络与系统方向和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大数据专委会承办。报告会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由智能网络与系统方向陈阳博士主持。本次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的李元杰博士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吴方照博士分享网络大数据方向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报告会开始,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教授和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张国锋秘书长分别致辞,对两位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第一场学术报告是由李元杰博士带来的“基于终端的智慧安全移动网络”。本次报告展示了一种基于终端、数据驱动的智慧且安全的移动网络系统。李博士首先介绍了全球首个开源的4G/5G移动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MobileInsight,展示其如何为智能终端开启针对黑盒移动网络行为的学习和推理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赋能多种新兴应用(如AR/VR、边缘计算、高铁网络、GoogleFi等),还可以利用终端智能增强网络端的架构与协议,实现更加简洁、可验证、高效安全的4G/5G网络服务。李博士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展
全文》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类讲座活动热烈进行
2022-05-04
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线上方式组织举办了“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等多个系列的专业类讲座和沙龙,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在校研究生们的精神状态和求学热情,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学院老师和企业导师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更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几近爆满。4月29日晚,“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第7期在线成功举行,尚笠教授做了《读研生涯的思考与感悟》的主题分享。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短暂而又关键的阶段,读研对同学们未来生活与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尚老师以自然杂志的一份相关调研开篇,分析了读研过程中学生们普遍遇到的困惑与苦恼。随即抛出十个灵魂拷问:科研的本质、读研的价值、心灵的支柱、课题的选择、文献的调研、思考与实验、诚实的错误、撞车的工作、共享与合作、挫折与挑战。在一一拆解这些难题的同时,尚老师劝勉同学们通过直面应对挑战,收获成长。互动环节中,除了在读研究生的踊跃提问外,更有青年教师、本科生同学的热情参与。最后,尚老师借用埃隆·马斯克的话“I’dratherbeoptimisticandwr
全文》
“2022明天会更好”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系列成功举行
2022-05-02
4月25日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第四期在线上成功举行。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计算机学院以线上方式组织举办了多个系列的专业讲座和沙龙,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在校研究生们的精神状态和求学热情,同时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老师和专家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更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几近爆满。“研究生行业导师主题技术沙龙”系列由计算机学院分别与不同的知名IT企业联合举办,其中大多数是学院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企业,每期活动邀请一到两名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做主题分享并和同学们在线互动交流。其中与阿里云合作,邀请多位阿里云行业导师,于4月11日-5月5日以“2022明天会更好”为主题分四期与研究生们分享与交流。本期沙龙是第三场,由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周琦和阿里云飞天女蜗团队负责人、高级技术专家朱云锋主题分享《大数据下的云存储》。周琦介绍了阿里云飞天OS和云存储的技术发展演进,让同学们体会到在庞大的业务背后,业务需求不断促使技术的创新,技术依然是生产力之一。朱云锋把自己一步步地求学、科研、求职、入职、晋升直到现
全文》
跟随大咖一起走入开源世界—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开源高校行第三期复旦大学站顺利举行
2022-05-01
2022年4月28日晚上,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开源高校行第三期复旦大学站的活动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博士、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明辉老师、英特尔软件与先进技术事业部云基础设施软件研发总监王庆博士三位嘉宾进行分享报告,并与复旦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展互动交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彭鑫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技术氛围浓厚,互动交流热烈,在线参加人数最高将近300人。崔宝秋博士的分享报告《开源的魅力》按照开源的发展、我与开源、开源与小米、拥抱开源四个话题线索生动描绘了开源对技术演进的魅力、对个人成长的魅力、对企业发展的魅力和对时代进步的魅力。开源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运动。从GNU到FSF,从Linux到Android,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开源已经走过了一条很长的路。崔博士分享了他从业以来的与开源软件结下的不解之缘,让同学们直接感受到与开源一路同行的成长和发展经历。同时,崔博士还介绍了他所在的小米公司的开源理念、开源战略原则、开源里程碑和开源案例。通过对开源理解、模式的分析,让同学们感受到,拥抱开源对当今这个时代的巨大影响力,对学生、老师等各种群体的
全文》
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系列讲座1—6期成功举行
2022-04-30
4月22日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每周一期面向研究生的在线“学术研究方法漫谈系列”第六期如约而至。自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学院已成功举办这个系列在线讲座活动六期,助力研究生解决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促进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挡不住计算机学院老师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每场线上活动都是爆满。活动中,老师们言语间所蕴藏的智慧和满满的正能量,让疫情下的同学们既倍受鼓舞又收获干货满满,让研究生们常常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本期是张军平教授带来的《为什么要读研》的主题分享。近年来考研人数急剧上升,但是读研到底能获得哪些方面能力提升,对未来的工作和科研有哪些益处,读研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不少同学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带着诸多问号,张老师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张老师生动完整地回顾了自己从求学到就业到考研考博的心路历程,从四个W(Who、When、how、What)全方位讨论了当下学生读研中的一系列问题。此前几周,已有五位学院老师先后进行了五场讲座,同样都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效果。3月18日第一期,李直旭研究员做了《如何与你的Coa
全文》
复旦大学首个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2022-04-28
2022年4月26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下的机器学习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线上召开。项目由复旦大学牵头,负责人为姜育刚教授,参与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暨南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翼健(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该项目是我校牵头承担的首个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参加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的专家领导包括: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处长丁莹,项目主管季与点、张晨阳、孟召宾;上海市科委高新处处长方浩;复旦大学科研院院长马余刚院士,纵向项目处处长杨鹏、副处长王慧;科技部管理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员、清华大学张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延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贺樑教授;项目顾问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柴洪峰院士,专家组副组长、同济大学蒋昌俊院士,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任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挺教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乔宇研究员、湖南大学李肯立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洪日昌教授。此外,参会人员还包括
全文》
复旦大学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启动会议顺利召开
2022-04-27
4月22日下午,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以下简称为特软)建设工作启动会议通过线上会议召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新、院长姜育刚、副院长吴杰、彭鑫,软件学院副院长韩伟力、刘钢,以及学院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数据库类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和部分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院长姜育刚对特软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充分体现复旦自己的建设特色;二,要集全院之力量进行特软建设;三,要大胆筹谋,细心部署各项工作。副院长吴杰指出,特软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抓手,通过特软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出能够开发和研制新型平台软件的高端软件人才。副院长彭鑫认为,特软建设以本科为主导,研究生方面也要充分参与并发挥力量。软件学院副院长韩伟力强调,特软建设是学院对接国家战略非常重要的举措,要加强与院外单位合作,谋取共同发展。软件学院副院长刘钢建议,要对特软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任务、措施、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具体化及分解落实。与会的其他老师也从专业建设角度表达了想法和建议。党委书记王新总结时强调,特软应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学校学院实际,立足学科建设高度,在学院统筹下,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策划
全文》
第四期人工智能专题“研究生顶会论文宣讲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4-26
4月18日下午,由人工智能方向联合承办的第四期“研究生顶会论文宣讲报告”(FudanCSF4-TVP)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在线举行。5位硕博士生分享了他们近期录用在ACL2022和CVPR2022等顶级学术会议上的论文成果,吸引了近150位学生积极参与,并与报告同学进行热烈互动。费子楚同学介绍了一种针对多跳问题生成任务的可控生成框架,多跳问题生成任务由于生成模型的不可控制,导致会生成出简单的单跳问题。该框架引入可控生成技术,通过实体图捕捉关键实体,利用可控生成技术让模型生成包含这些关键实体的问题,从而保证生成问题的复杂度。王枭同学介绍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命名实体识别学习框架去解决未登录实体词的识别问题。该方法将信息瓶颈理论应用于实体识别任务上,并且避免了信息瓶颈理论的缺陷。该方法额外包含两个基于互信息的训练目标,1)泛化信息最大化,目标是强化文本表示中的上下文信息和可泛化的实体特征;2)多余信息最小化,防止模型过度关注实体词本身和训练集中的数据偏见。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模型在未登录实体词识别上的泛化性和数据扰动下的鲁棒性。刘勤同学介绍了一种针对预训练语言模型的鲁棒
全文》
“疫”路有你,守土尽责,抗疫必胜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召开在校值守教师交流会
2022-04-25
4月19日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召开在校值守教师交流会,全体坚守在校的老师参加了在线会议。首先党委书记王新向与会教师传达学校当前的疫情防控情况。为响应党中央和上海市委的号召,学校启动“关于加快实现新冠疫情校园动态清零的攻坚行动”,同时开展“人人行动,抗疫必胜”爱国卫生运动,创建校园“无新冠病毒清洁区”,鼓励各位在校值守的教师戮力同心,配合做好个人消杀防护等措施。大部分与会教师自3月13日校园准封闭管理以来就一直坚守在校内,每天24小时待命,为学院工作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为加强对于在校值守的教职员工的关心关怀,学院通过交流会了解大家的诉求,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会教师畅谈各自在校内的情况。教师们在校内承担教学科研、学生工作、行政管理等任务,心系校内外学生的学业、生活及心理状况,工作之余更是积极参加各“气泡”内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此外,大家积极响应校园动态清零的攻坚行动,做好消杀防护工作,对校园动态清零目标充满信心。与会教师纷纷感谢学院对自己和家人的牵挂,表示家人均收到了学院“投喂”的生活物资慰问包,家中物资储备充足,无后顾之忧。最后党委书记王新对大家坚守岗位积极工作表示感谢和肯定,请大家
全文》
热烈祝贺*CTF 2022国际赛圆满结束
2022-04-25
2022年4月17日09:00,由复旦大学******(六星)战队承办的第七届XCTF国际网络攻防联赛分站赛*CTF顺利落幕。经过24小时激烈比拼,0ops战队、AAA战队和联合战队DiceGuesser分别获得冠亚季军。赛事总计放出23道赛题,其中有22道赛题被成功破解,排名第一、二的0ops和AAA战队累计解题21道,仅差2题实现全场AK。本场比赛有来自包含中、美、韩、英等在内的52个国家和地区、531支战队、1753人次参与其中,372支队伍成功签到。国际知名战队DiceGuesser、bi0s、_SKR、K3RN3L4RMY等均有参与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赛事浏览量达117233次,访问IP数目达7991个。比赛自一开始,联合战队Nu1l战队就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接连以一血的成绩攻破两道misc方向赛题,一举到达第一的位置。然而后续随着来自浙江大学的AAA战队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战队0ops开始进入状态,多个pwn、crypto方向的题目被攻破。与此同时,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天璇Merak、联合战队Dest0g3、Nepnep等战队也是收割前三血的主力。前十的位置也发生了不断地更迭
全文》
疫情封闭在校的一个复旦教授的坚守:不停教,不停研,助抗疫
2022-04-23
特殊时期,很多复旦教师选择驻守校园以学校为家,以办公室为居所专心教学、科研、管理、保障、服务等各方工作诠释了主动抗疫的责任与担当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阚海斌教授从3月13日入校值守目前已在校内坚守五周他的生活是众多驻校复旦教师的缩影住办公室,1周上9节网课,在校发4篇顶刊论文3月13日,是复旦大学启动准封闭管理的第一天。阚海斌教授看到告示,打包好行李,从家中来到江湾校区交叉学科二号楼的办公室。他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觉得在校办公、教学及科研的状态相对较好,可以减少疫情对工作的影响。就这样,办公室成了阚海斌特殊时期驻校的寝室,办公室里那一张沙发,是他过去5周来的“床”。▲阚海斌的办公室和沙发阚海斌不觉得辛苦,他说,在特殊时期的校园,在校值守的复旦教师不少。作为老师,阚海斌与学生们感同身受,他觉得同学们和室友待在一个房间,足不出楼,付出了很大努力。“教学是第一位。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事情是上课,真正的奉献也是上课。”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是阚海斌长期以来的坚持,他觉得教师首要工作是为本科生上好课。本学期,他负责两门本科生基础课,在疫情期间一周9节网课不断线。其中,周一上午两节、下午两节,还有5节在
全文》
克难奋进,严冬过尽绽春蕾——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召开本科生导师关爱行动倡议会议
2022-04-23
4月20日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召开本科生导师关爱行动倡议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副院长吴杰、党委副书记沈安怡、全体本科生导师、学生工作办公室和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首先,副院长吴杰向与会老师介绍了目前学校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和本科生教学相关情况,目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学院按照学校部署开展本科生导师关爱行动,除了关注日常学业,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安慰和鼓励,并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希望导师能及时反馈学生具体情况。党委副书记沈安怡介绍了本科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感谢导师们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导师关爱行动,缓解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帮助学生促进学业发展,疏导学生目前面临的情绪问题。与会导师就如何做好关心关爱本科生工作等进行研讨,分享目前通过和学生交流关注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提供帮助的经验,提出可以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联动机制、发挥骨干学生力量、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等建议。最后,党委书记王新传达了学校的工作精神,强调了本科生导师关爱行动的重要性。他指出召开本次会议
全文》
每页
18
记录
总共
6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35
跳转到
重要通知
2021-2022 学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含软件学院)研究生学年学业奖学金拟获奖者名单公示
05-23
2021-2022学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含软件学院) 研究生学年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
05-17
关于举办2022年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05-16
更多
学生活动
计算机学院召开学生发展对象座谈会
11-22
师说心语|彭鑫老师专访
07-30
心栖梦归处,再见仍少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2020届、2021届春季毕业生返校活动暨毕业典礼圆满举行
07-15
更多
讲座信息
04.12 | 领域知识(事件)图谱的构建、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落地探索
04-02
01.05 | 【学院讲座】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Metaverse (元宇宙生存手冊)
12-22
12.20 | 【学院讲座】On the AC0 Complexity of Subgraph Isomorphism-子图同构问题的AC0电路复杂性
12-17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