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中,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前沿的技术视野和默契的团队协作,奋勇争先、再创佳绩,共斩获特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用实力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特等奖

项目名称:Fairy:基于多智能体架构的自我进化交互式AI助手
项目负责人:孙家正(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
项目成员:杨蕊萌、邹同瑾、张子程、曹轶玥、毕熙博、陈柯宇、牛嘉阳、陆勇雍、杨特
指导老师:彭鑫
项目简介:Fairy 是由复旦大学CodeWisdom团队打造的一款基于多智能体架构、能够自我进化的交互式AI助手。 当前手机助手普遍存在任务成功率低、响应速度慢及无法理解模糊指令等痛点。 Fairy通过创新的“全局-应用-原子”三层规划架构,精准拆解并执行跨应用的复杂任务,显著提升了任务成功率。
其独特的“动作-交互”双重循环设计,能主动与用户沟通以澄清模糊需求,将决策权适时交还用户。 此外,Fairy具备自我学习能力,通过从历史操作中总结经验、构建知识图谱,实现“越用越快、越用越聪明”。 Fairy致力于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核心组件,将手机从应用集合体转变为真正的“个人智能助理”,为用户提供更可靠、高效、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二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多智能体架构的老龄 AI 助手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刘家豪(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
项目成员:张浩男、张雪琛、张睿宁、詹伟德、陈相宜
指导老师:卢暾、张鹏、胡湛
项目简介:本作品旨在开发一款面向老龄场景的参与式人机协同多智能体AI助手,作为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纽带。AI助手不替代子女,而是通过促进双方的互动与沟通,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并规避数字风险。通过多智能体架构,本助手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移动设备使用与数字生活体验支持,同时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捷与温暖。
三等奖

项目名称:AdaMind
项目负责人:蒋皓文(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
项目成员:陈柯宇、朱文凯、王皓冉、毕昱阳、黄鑫渝、鲁游、王定基、曹雨恒、杨蕊萌
指导老师:陈碧欢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聚焦大模型推理加速调优与智能体应用场景体系部署,围绕“高性能智能体训练与多场景应用”关键技术,研发高效智能体训练与应用系统,整体技术路线涵盖数据构造、模型训练、算子优化与系统集成等核心环节,构建完整的智能体能力闭环。在模型与训练层面,基于 LLaMA 3.2-3B 模型开展 LoRA 微调与 PPO 强化学习训练,结合CoT 推理链、过程奖励模型与参考模型 EMA 等机制,显著提升模型的逻辑推理与指令理解能力;在算子与性能优化层面,针对数学函数、神经网络及线性代数类算子进行深度优化,采用 Tiling、流水线与双缓冲等高性能计算技术,大幅提升计算吞吐率与并发性能;在系统与应用层面,将优化后的模型部署于多智能体系统,实现从自然语言指令到应用自动化行为的端到端智能控制,构建高效、可扩展的智能体应用生态。
此次赛事汇聚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优质项目,竞争激烈。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学子斩获多项荣誉,既是团队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的成果,更得益于学院以 “开源人才评价机制” 为基,深耕专业能力培养的育人理念。学院打破传统评价壁垒,以开源思维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将科研实践、创新成果与专业能力提升深度绑定,通过学术沙龙、项目共创、导师精准指导等形式,让学子在开放协作中锤炼技术功底、拓宽学术视野。从算法优化到场景落地,从团队协作到成果转化,开源评价机制为学子提供了全方位展示与成长的舞台,也让专业能力培养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份成绩是对学院育人模式的肯定,更是对学子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认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开源人才评价机制,聚焦前沿领域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为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期待全院学子以获奖团队为榜样,扎根专业、勇于创新,在智能科技领域勇攀高峰,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