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速递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在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中再创佳绩

2023.03.23

全国各大高校、企业、职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共计111家单位、503支参赛队伍、1500余参赛队员参加了此次比赛,最终178个团队在决赛中展开激烈角逐。2023年3月18日,参赛单位类别和人员规模都为历年之最的第七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决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在决赛现场,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参赛单位,经过公开答辩、现场提问、专家集体评审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107项。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赵运磊教授担任领队的研究生团队取得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其中,硕士生薛晨曦、郑婕妤、宋沂轩三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SmallPoly”,参赛作品是“基于小多项式算法的格基签名方案软硬件实现”最终取得了大赛的一等奖。


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以“提高密码意识、普及密码知识、实践密码技术、发现密码人才”为宗旨,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密码技术赛事。大赛致力于促进密码学研究和交流,强化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助力密码学人才的成长和进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颁奖典礼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副局长何良生致辞时指出,本届竞赛的举办非常成功,参赛团队数量创历史新高,这充分显示了参赛团队对推动国产密码技术创新的热情和信心,也展示了我国密码技术自主创新的优势。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表示,必须要牢记密码为国家服务的原则,重视基础研究的重要价值,切实将密码技术应用到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中。她鼓励年轻老师和学子们,“你们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你们一定要勇于成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这也是赵运磊教授带领团队连续三届在全国密码技术竞赛拿到一等奖及以上好成绩,其中在2021年的第六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上斩获了特等奖。赵运磊团队近十年来聚焦下一代抗量子密码的设计与工程实现,所获得的全国密码技术竞赛奖项全在抗量子密码领域。本次获得竞赛一等奖的“基于小多项式算法的格基签名方案软硬件实现”,针对国际抗量子签名标准Dilithium的小系数多项式乘法给出了创新的并行小系数多项式求积方法,比传统的快速数论变化提速约10倍,整体大幅提升签名效率,并创造了Dilithium目前最好的软硬件实现性能记录。获得三等奖的“基于FPGA的格基密钥封装算法高效实现”给出了国产抗量子加密算法OSKR、OKAI的高效可重构硬件实现。

密码是保障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密码竞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注重密码与信息安全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未来,复旦密码技术团队会再接再厉,力争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