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速递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组织师生参观 “红岩英烈事迹展”

2019.04.23

2019 年是祖国 70 周年华诞,复旦大学结合 “让烈士回家” 系列活动,举办 “共和国不会忘记”——复旦大学红岩英烈事迹展。4 月 1 日-4 月 15 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组织师生部分党员同志参观了 “红岩英烈事迹展” 并发表观后感。

教工第一党支部:

《红岩魂》展览以丰富的珍贵史料为载体,展出复旦青年在革命时期的光荣事迹以及复旦在渝时期的历史故事。参观期间,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红岩英烈为共和国牺牲的英勇事迹,全体党员驻足于展板前,认真聆听,感动于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篇章。红岩烈士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将一生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他们中有些人在为新中国奋斗崛起的道路上倒下了,有些人倒在了重庆解放前夕,但他们的精神将永久留存,鼓舞、激励着后辈人继续奋斗。

支部党员看完展览,心潮澎湃。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应该由我们传承下去,我们将牢记使命,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继续前行!

教工第四党支部:

展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在向我们诉说——他们有的出身富豪之家,却变卖田产散尽家财作为革命活动经费;他们有的是知名学者教授或者国民党政府高官,却接受了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思想;他们有的出身贫寒、饱尝世间疾苦,却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别的同胞。他们都和复旦、和上海有着各种渊源,几乎共同地在 1949 年冬天,在全中国解放前夕,牺牲了。

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在被捕后,没有放弃,没有绝望,仍然坚持斗争。以诗歌和歌曲的形式鼓舞狱友,感化狱医和看守并和外面的党组织建立联系。这是怎样一种坚忍不拔的革命斗争精神,这是怎样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精神。

他们勇敢地面对牺牲,正如艾文宣烈士的遗作中所说的,“死,是永生。死,并不是战斗之火的熄灭”,即使头颅被砍下,他们的英魂依然 “仰望黎明”!

支部党员看完展览,心潮起伏。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应该由我们传承下去,我们要为建设他们梦想中的幸福明天而不懈奋斗!

2016 级计算机本科生:

班级积极响应,举办 “参观复旦大学红岩英烈事迹展” 活动,活动由线下参观以及线上总结展示两部分组成。

弹指一挥,七十载光阴转瞬即逝。七十年前,无数的革命烈士、红岩烈士用生命捍卫信仰。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铺入狱,关押,殉难。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不要眼泪,不要人们的慰藉,记着呵,中国人还活着,这册血写的账簿,将是一块历史的丰碑”。目前复旦师生中登记在册的烈士有 50 位,其中红岩烈士 10 位。据统计,复旦大学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这 10 位复旦红岩烈士是:费巩烈士、王朴烈士、胡其芬烈士、何柏梁烈士、唐慕陶烈士、张永昌烈士、陈以文烈士、艾文宣烈士、胡作霖烈士和石文钧烈士。“死,是永生,死,并不是战斗之火的熄灭。让他永不泯灭的忠魂,在青翠的歌乐山巅,仰望黎明”。正是无数英雄烈士的无私奉献,才换取新中国的黎明的曙光。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前往本部光华楼主楼 2 楼 (志和堂) 参观红岩英烈事迹展,认真仔细观看红岩烈士的事迹,参观完成后书写了心得感悟。一方面,同学们感慨,七十年的岁月依然逝去,但是红岩精神永不褪色。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无数英雄烈士可以千金散尽只为革命;无数文弱书生弃文从武,为国家奔走哭号;无数的革命先驱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也坚决不向敌人妥协,坚决捍卫信仰。另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是最好的纪念。100 多年前的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100 年后的今天,中国日益发展壮大,而新时代又赋予中国青年新的使命和责任,中国青年要更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身为复旦的学子,尤其在大三下这个面临多种选择的阶段,同学们纷纷表示不能只考虑小我,更应该将自己视为推动时代前进的一颗螺丝钉,不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面,都应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努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班级将本次活动中的优秀感想整理成微信推送,希望将烈士精神感染到更多的同学们。

2016 级软件工程班党章学习小组:

16 级软件工程班以党章学习小组为首,前往复旦大学红岩英烈事迹展进行参观学习。参加参观活动的共有郑宇鑫,刘欣彪等 15 人。

位于复旦大学光华楼二楼的英烈事迹展,是复旦大学结合 “让烈士回家” 系列活动,举办的 “共和国不会忘记” 的主题展览。会场结构成环形,同学们按照顺序依次参观。展览板中,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发祥于重庆市和四川省华蓥市,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接下来展示了 10 位复旦校友,也是红岩烈士的光荣事迹:他们在狱中乐观,坚强,是在国民统治区中,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刀子,虽然被害于渣滓洞中,但留下了的《狱中八条》和宝贵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同学们被他们的革命献身精神所感动,纷纷发表感想。

曹家俊同学说道,身处和平年代的同学们要铭记,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了我们的新国家;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的酷刑进行斗争,令人感动,他们的光辉事迹将被永远铭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现在青年大学生应该传承红岩精神,传承这一份坚韧、果敢与大无畏。

杨范同学也说道,他被革命先烈的精神深深打动。在那个烽烟四起、风雨如磐的年代,他们能毅然挺身而出,凭着坚定的信念去面对黑暗。在自由与监禁的选择中,他们选择了慷慨的被监禁,但他们精神是自由的。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们选择了大无畏的死。他们面对黑暗、面对死亡的从容与刚毅,永远都会留在每一个当代学子的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了这个颜色。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无数英烈用他们的鲜血铸就了这抹红色。如今烈士们早已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长久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红岩精神都不会被忘记: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不屈不挠的奋斗。

2017级本科生党章学习小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我们享受着当下的美好生活,但更不能忘记了革命先烈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我们在志和堂观展学习,就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红岩精神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同学们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都颇有感触。

吕凯同学表示:“在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七十周年的今天,战争与牺牲好像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革命先烈们做出的牺牲。这不只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幸福。红岩英烈身上的坚定意志与理想信念定会走进今天,世代相传。”

徐枫亭同学表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复旦校友的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嫉恶如仇的美好品德。他们不畏强权,战胜了刑罚的折磨,抵挡了钱财的诱惑,放弃了生命,放弃了自由,用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诠释了红岩精神。”

凌宇航同学表示:“我们身为历史上有过 10 名红岩烈士的复旦大学的学子,更应努力学习红岩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新时期承担应有的责任”

马佐霖同学表示:“烈士们在动荡的年代怀有一腔热血,舍身救国;而在当今,作为复旦学子,我们应当继承先烈的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牢记使命、开创未来。铭记红岩事迹、发扬红岩精神、是我们的使命。通过观展,同学们坚定了理想信念,传承了革命精神、立志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2018级技科 1 班党章学习小组:

2018 级技术科学试验班 1 班党章学习小组于光华楼志和堂参观 “共和国不会忘记”——复旦大学红岩英烈事迹展。当天共 19 名同学到场观展。

红岩烈士令人敬佩。尽管他们的职业与身份各不相同,有将西服抛入大海的 “马夹教授”,有变卖田产的 “叛逆少年”,有被周恩来赏识的文艺女青年,有川东地下党的 “师爷”,有隐蔽战线的会计,有双面记者,有共产党的 “神行太保”,有铁窗里的诗人,有唤醒黎明的 “救亡专家”,有彷徨过的战士……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复旦大学红岩英烈”。他们于最艰苦的岁月,不惜以身殉道,用鲜血与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捍卫了党的尊严,实在是令人倾佩。

最后同学们在展览厅合影留念,也标志着此次观展活动的圆满结束。通过学习烈士先辈的英雄事迹,同学们对于烈士精神、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了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的真理。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在此次观展活动中收获颇丰:“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开创是真正的永存”。

这次学习红岩烈士事迹,令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曾经,我以为烈士只是历史上、是纸张上离我很遥远的英雄,然而,当我亲眼看见,那一张张年青的面孔时,我第一次感受到,烈士就在我的身边,在这片土地上,那些黑白照片上的一张张面孔,仿佛此刻就是行走在校园里的复旦学子,有的还穿着博士服,好像就是某个大四毕业的学姐,还有一些人,由于照片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党徽,是啊,那些面孔也就是的背后,就是党徽吧!纯净无暇的热爱,让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人生路刚开始走时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复旦的历史是厚重的,将这份烈士之心传承下去,烈士永存于人间。

——邓睿君

革命先烈为中国今日的繁华付出了生命。有投身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胡其芬,有生活富裕但毅然加入共产党、为革命提供经济支持的何柏梁……这只是在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无数英雄前赴后继、献身国家的一个缩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前辈们的壮举换来了今日的和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应该勿忘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顺应历史发展的需求,追逐科技进步的潮流。只有为中国建设付出努力,方能无愧于英烈们的无畏牺牲。

——许逸培

红岩烈士令人敬仰,红岩精神触动人心。通过这次红岩烈士展的参观,我对红岩烈士的奋斗历程与革命信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红岩烈士的高风亮节、坚韧不屈与爱国热情所深深折服。

复旦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校友中有十余位红岩烈士,为此我感到无比自豪。作为红岩烈士的后辈,我定将传承红岩精神,继承红岩烈士的遗志,努力学习、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陈泓宜

2018级软件工程班党章学习小组:

2018 级软件工程班党章学习小组组织开展了一次关于党史的参观活动,参观的是于光华楼志和堂开办的 “共和国不会忘记——复旦大学和上海及红岩英烈事迹展”。

展厅是 U 字型展板围成的区域,展示了十位上海籍红岩英烈用鲜血践行家国责任的感人故事。同学们早早来到展厅,由讲解员带领参观。讲解员着重介绍了王朴烈士和胡其芬烈士。王朴烈士 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 年 4 月因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他仍坚守党的机密一直迎来解放。1949 年,王朴与九名难友被特务公开枪杀于重庆大坪,牺牲时年仅 28 岁。值得一提的是,王朴烈士的母亲金永华十分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解放后,金永华负重前行,甘苦自知。她艰难跋涉,无怨无悔。她的 “三个应该和三个不应该” 传为一段佳话。胡其芬烈士 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 年接受组织派遣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40 年因身份暴露被调至重庆《新华日报》担任翻译工作。曾作为中共代表团随员,跟随周恩来同志参加国共谈判。1948 年 4 月因叛徒出卖被捕, 1949 年 11 月 27 日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英勇就义。同学们听到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无不动容,被烈士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特别的是,王朴烈士、胡其芬烈士等红颜革命烈士,都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百年复旦,经历过枪林弹雨,迎来了安稳太平,70 年岁月的两端联结起我们和革命先辈。这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成为一个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人,不忘历史,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去。

通过本次参观,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 “红岩” 这两个字代表的意义,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参观完复旦红岩烈士事迹展出后,我不由得想起这首歌颂红岩烈士的歌曲。复旦大学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当我看到今日一片祥和的校园景象,不由得回想起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时英烈们在复旦读书时的场景。先烈们从复旦毕业后,选择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并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回到今日,作为新时期的复旦人,我们更应继承先烈的遗志,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2018 级软件工程本科班郭泰安

“红岩英烈”,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丰碑。“红岩精神”,是必须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斗争岁月里,无数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红岩英烈中的 10 位复旦校友都诠释了红岩精神 “崇高思想,坚定信念,伟大人格,浩然正气” 的丰富内涵。其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王朴烈士的事迹。尽管富甲一方,王朴烈士仍然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动员母亲变卖田产,筹集经费,尽己所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伟大事迹对于如今完成反贪反腐这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具有更加鲜明的意义和力量。

——2018 级软件工程本科班潘星宇

周一去参观红岩展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从复旦大学走出去的几位前辈从事着各色的职业,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身份——红岩烈士。他们是可惜的,他们大多都牺牲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时分,在即将享受革命成果的时候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但他们是光荣的,他们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着,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对他们的斗争报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也为有这样光荣的校友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也要对他们用牺牲换来的功绩说一声真挚的感谢。

——2018 级软件工程本科班杨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