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1:人工智能

作者: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量:74109

人工智能方向目前有薛向阳、姜育刚、颜波、冯瑞、邱锡鹏、黄萱菁、张文强、张军平等近30名教师在从事AI相关的科研工作,在AI相关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了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在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排名榜单CSRankings中,复旦大学在AI方向近五年(2021-2025)全球排名第15位,2024--2025 全球排名第14位。据《Nature》杂志2024年度全球大学人工智能实力排名,复旦大学位列全球第30名、中国大陆第5名。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重要应用需求,学科团队积极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选择视频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服务机器人、数字图像智能再生、生物特征识别、医学影像诊断等应用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系统研制,应用成果显著。学科团队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近10项。其中“多元协同的视觉计算理论与方法”先后获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面向智能制造的跨域融合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数字图像与视频智能再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自然语言表示学习及其开源应用”获2022年度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通用可信人工智能模型MOSS入选2023年度复旦大学十大科技进展。


招生研究方向

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视频内容识别

信息检索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安全

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

智慧医疗

音频信息处理

智能机器人


自动驾驶主要研究成员

陈静静(Jingjing Chen),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201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9 月~2019年7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9年7月加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媒体内容分析、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模型安全、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等。主持/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部2020年“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上海市行动创新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在 ACM Multimedia, CVPR, ICCV,AAAI,ICMR,IEEE TIP,IEEE TMM,IEEE TPAMI等重要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先后获得了2016年ACM Multimedia(CCF A类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2017年Multimedia Modeling最佳学生论文奖,以及2022年中国多媒体大会最佳论文奖。此外,还获得2020年度“ACM上海新星奖”、2021年度“AI 2000最具有影响力学者提名奖”等荣誉、入选2023年度百度“AI华人女性青年学者榜单”等。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国际会议领域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

主页:vireo.cs.cityu.edu.hk/jingjing/


陈智能(Zhineng Chen),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上海市智能视觉计算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常务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具身感知。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软控等企业的科研项目。所研发技术系统应用于国家相关部门和多个知名企事业单位,获2023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在TPAMI、IJCV、CVPR、ICCV、ECCV、ACM MM、AAAI、IJCAI、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多篇。担任ACM MM、AAAI等多个权威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高级程序委员等,以及TPAMI等多个知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邮箱:zhinchen@fudan.edu.cn


冯瑞(Rui Feng),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跨媒体智能、视频大数据、医学影像分析。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苏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计划、中办警卫局等项目负责人。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1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百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个国家级研究课题。

领导团队完成“大型会场管理系统”、“全景可视与多维信息融合系统”,自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中共二十大”以及历年“两会”,9.3阅兵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领导团队研发各类被实际应用的产品与系统40余个,在国家核心区、新疆、上海等地成功示范应用。研发的产品设备通过了公安部产品鉴定和公安部产品列装测试,并于2014年被公安部正式列装,研发的海量视频信息处理平台具备Tb/s级高清视频数据的在线分析处理能力,并在新疆反恐防暴、国家核心区被成功应用示范。

主页:https://faculty.fudan.edu.cn/fengrui/zh_CN/index.htm


戈维峰,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星云人工智能课题组组长。201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2020年于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荣获香港大学李嘉诚奖和杰出研究生奖提名。随后,戈维峰副教授加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任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认知计算和人形机器人通用智能,在视觉感知理解、知识快速学习及多模态认知推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迄今为止,已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涵盖IEEE Trans和ACM Trans期刊,如TIP、TOG、TMM、TCSVT,以及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如CVPR、ICCV、ECCV、NeurIPS、AAAI、ACMMM和ACL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专项、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优秀青年培育计划等多个项目,并参与了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现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精英论坛(YOCSEF)上海学术委员,上海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大数据专委会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国际顶级期刊IEEE TIP、IEEE TNNLS、IEEE TMM和IEEE TCSVT等审稿人,以及国际学术会议CVPR、ICCV、ECCV、AAAI、NeurIPS、ICML、ICLR等程序委员会委员。

邮箱:wfge@fudan.edu.cn

主页:http://www.weifengge.net/


桂韬(Tao Gui),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青年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学会多个基金项目。曾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5)、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COLING2018最佳论文提名奖、NLPCC2019亮点论文奖,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启明星计划。

邮箱:tgui@fudan.edu.cn

主页:https://guitaowufeng.github.io/


黄萱菁(Xuanjing Huang),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研究。兼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副主任、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计算语言学学会亚太分会(AACL)候任主席、亚太信息检索学会(SIGIR-AP)指导委员会委员、EMNLP 2021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上海市育才奖、人工智能全球女性学者、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复旦大学“钟扬式的好老师”、复旦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多项荣誉。

主页:https://xuanjing-huang.github.io/


姜育刚(Yu-Gang Jiang),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IAPR Fellow。研究领域为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可信通用人工智能,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负责人,上海市智能视觉计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发表的200余篇论文被引用2万余次,构建的开源数据和工具集如CU-VIREO374、CCV、VCDB、THUMOS、FCVID和WildDeepfake被国内外学者及企业频繁使用,研发的应用系统多次服务国家关键领域的重要任务。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首届上海杰出人才等科技奖励和荣誉。

主页:www.yugangjiang.info


金城(Cheng Jin),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视频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十余年来主要在智慧城市、文化科技、视频监控等领域开展相关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维点云的生成与补全、人体行为姿态识别、自然场景中的文本识别、缺陷检测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等多个项目,在 ICML、CVPR、SIGIR、AAAI、IJCAI、ACM Multimedia 等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已获得授权专利二十余项,相关成果在国家核心区域、上海智慧城市和下一代广播电视领域的建设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六项。

主页:https://cjinfdu.github.io


李斌(Bin Li),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09年6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7年间历任法国南巴黎电信学院(TELECOM SudParis)博士后研究员、悉尼科技大学(UTS)讲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高级研究员,2017年回复旦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视觉智能、大数据分析。近年来主要专注于深度隐变量模型、视觉内容理解与生成、智能文档处理,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在IEEE TPAMI、IEEE TKDE、ICML、NeurIPS、ICLR、AAAI、IJCAI等国际重要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担任NeurIPS、ICML、AAAI、IJCAI等多个权威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与程序委员会高级委员,指导研究生获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次。

邮箱:libin@fudan.edu.cn

主页:https://aimpressionist.github.io/


李伟(Wei Li),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科技、音乐人工智能(Music AI)、音频信息安全、一般音频计算机听觉 CA(Computer Audition)、语音信息处理等。从 2001 年起,在音频数字水印、音乐信息检索 MIR(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领域在国内较早地开始研究,做出开创性贡献。发表论文 70 余篇,在音频领域国际重要期刊会议均取得突破。参加 MIREX 2017、2018 和弦识别竞赛,获得多项指标第一名。主持 10 余个国家、上海市、军队及地方的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及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 年在著名的西班牙巴塞罗那 UPF 大学音乐技术研究组 MTG(Music Technology Group)做访问学者,是该机构第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2013 年 12 月创办中国声音与音/乐计算研讨会(CSMCW),2016 年 11 月第四届会议起更名为中国声音与音乐技术会议(CSMT),推动科技与音乐艺术的交叉融合以及计算机听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017 年 10 月任 MIR 领域顶级国际会议 ISMIR 的 General Co-chair。2017-2018 年撰写两篇分别基于 Music 和 Audio 的计算机听觉领域大型中文综述(共 88 页,734 篇文献)。2017-2020 年主编 “音频音乐与计算机的交融-音频音乐技术” 中文学术著作/教材,已正式出版。2019 年 5 月在百度百科定义音乐科技、音乐人工智能、音乐信息检索 MIR、计算机听觉、中国声音与音乐技术会议等词条,明确相关学科范畴。电子邮件 weili-fudan@fudan.edu.cn。

主页:homepage.fudan.edu.cn/weili/


路红(Hong Lu),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图像和视频信号处理,机器学习、机器人任务。发表著作章节 4 篇,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重要国际期刊TIP、TCSVT、TMM、TKDE、TG、NN、IJHR等和顶级会议论文ACMMM、ICCV、ICME、ICMR、ICASSP等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承担及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企业合作等 10 余项科研项目。参与研制 “自主心智发育机器人”、“复娃”、“爱家一号”、“海宝机器人”、“中西医健康管理机器人” 等。

获 2016 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指导的研究生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图像图形学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等。任 IEEE 会员、ACM 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等的 TPC member,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任上海市图像图形学会理事,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主任。

主页:https://faculty.fudan.edu.cn/mvl/zh_CN/index.htm


马兴军(Xingjun Ma),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墨尔本大学博士、墨尔本大学博士后,曾任迪肯大学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可信机器学习,主要研究机器学习算法与模型的鲁棒性、可解释性、隐私性和公平性等。在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如ICML、NeurIPS、ICLR、CVPR、S&P等,发表论文40余篇,并多次被评为口头报告或亮点论文。获得美国发明专利2项,获得最佳论文以及最佳论文第二名3次。研究成果曾获得国际知名媒体MIT Technology Review和Computer Vision News等的报道。

邮箱:xingjunma@fudan.edu.cn

主页:http://xingjunma.com/


邱锡鹏(Xipeng Qiu),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在 TACL、ACL、EMNLP、AAAI、IJCAI 等国际权威期刊、会议上发表 60 余篇学术论文,并获 ACL2017 杰出论文奖,CCL 2019 最佳论文奖。开源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FudanNLP 作者,FastNLP 项目负责人。2015 年入选首届中国科协人才托举工程,2018 年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青年创新一等奖”,2020 年入选由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的 “2020 年度 AI 2000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提名学者”。目前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计算语言学专委会委员、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自然语言理解专委会委员。

主页:xpqiu.github.io


谭伟敏(Weimin Tan),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AIGC、计算机视觉、图像重构与增强、智慧医疗等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Methods、 Engineering、IEEE TNNLS、TIP、TMM、TCSVT、TBC等)和顶级会议(ICCV、CVPR、IJCAI、AAAI、ACM MM等)上发表/录用50余篇论文。指导学生获ICME最佳学生论文亚军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Runner Up)、CVPR2023第三届国际反无人机挑战赛亚军。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优博提名奖、全国多媒体技术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学术奖项。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基、博新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大力开展AIGC、AI for Science、图像重构与增强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长期担任IEEE TPAMI、TIP等国际期刊和ICCV、CVPR等CCF A类国际会议审稿人。

邮箱:wmtan@fudan.edu.cn

主页:https://dml.fudan.edu.cn


吴祖煊(Zuxuan Wu),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20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近年来发表TPAMI、IJCV、ACM/IEEE汇刊、CVPR、NeurIPS等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国际期刊、会议长文五十余篇,谷歌学术引用7000余次。曾获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22年AI 2000多媒体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以及来自华为等知名企业的多项科研项目。担任CVPR、NeurIPS等多个国际顶级学术会议领域主席或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

主页:https://zxwu.azurewebsites.net/


薛向阳(Xiangyang Xue),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副院长。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类脑智能和具身智能等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TPAMI、TIP等)和顶级会议(ICCV、CVPR、ICML、NeurIPS、IJCAI、AAAI、ACM MM 等)上发表百余篇论文,据Google Scholar统计论文引用 2.2万余次,曾获 2016 年 IEEE TMM 论文奖(Prize Paper Award Honorable Mention)和 2017 年国际会议 ICME 论文奖(Platinum Best Paper),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2016 年开始担任重点专项 “云计算与大数据” 、“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总体专家组成员,2018 年担任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的工作组专家。现为CCF杰出会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2017年开始)。


主页:http://faculty.fudan.edu.cn/xyxue/zh_CN/index.htm


颜波(Bo Yan),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负责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

长期致力于数字图像智能处理、视频分析与理解、三维图像处理、多模态信息处理、医学影像分析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算法与机理研究。近年来累计在 IEEE TIP、TCSVT、TMM 等 IEEE 国际著名期刊和 CVPR/AAAI/ACM MM 等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50 余篇。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国家级学会、产业界、医院和公安系统等广泛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在华为公司P20、Mate10 等旗舰手机、城市智能安防系统、三甲医院、公安系统等中得到成功应用,获得广泛肯定与高度评价。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重点/面上/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华为基金等多项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实验室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ICME最佳学生论文亚军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Runner Up)、全国多媒体技术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项。

颜波教授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担任了视频处理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编委;IEEE 著名期刊 IEEE JETCAS 的客座编委;Neurocomputing 期刊编委和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期刊的青年编委。长期担任多媒体研究领域多个著名期刊的审稿人。他还担任了 IEEE 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和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和上海市图像图形学会理事。

实验室的学术氛围宽松、浓厚,国际学术交流频繁,与知名企业合作紧密,为学生培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实验室注重学生培养,近年来指导的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连续多年荣获“复旦大学优秀本科学位论文”、一名硕士毕业论文获评“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一名博士生毕业论文获评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一名博士后获评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每年遴选20名)。

主页:https://dml.fudan.edu.cn


叶广楠(Guangnan Ye),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领军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就职于美国IBM沃森研究院、美国AT&T多媒体实验室、日本NEC北美智能研究院等多家世界著名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科技、图模型算法、多模态特征融合、计算机视觉等。

主页:http://yeslab.co



张军平(Junping Zhang),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职五级单板滑雪教练。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曾于 2007.9-2008.3 年作为访问学者访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2014.8-2015.8 年作为 Research Associate 受聘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作一年。曾主持 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个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教育部规划项目各一项863 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浦江人才计划。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  

张军平教授为人工智能著名期刊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编委,为国内期刊《自动化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多家期刊的责任编辑。

 他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委。

目前,张军平教授发表200余篇高质量论文,包括 IEEE TPAMI, TNNLS, ToC, TAC, TITS, TVCG 等国际期刊和 ICLR, NeurIPS, ICML, ICCV 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至今发表文章的 google scholar 引用次数万余次,H 指数 46。连续四年(2021-2024)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著有《人工智能的边界》《人工智能极简史》《爱犯错的智能体》《高质量读研》。其中《人工智能极简史》2024年获第19届文津图书奖提名图书(科普类)和清华大学2024暑期推荐阅读书目。《爱犯错的智能体》2020年获中国科普创作领域最高奖(即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优秀科普图书金奖)等多个奖项。

主页:www.pami.fudan.edu.cn


张奇(Qi Zhang),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 年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

至今在 ACM/IEEE Transactions、IJCAI、AAAI、SIGIR、ACL、EMNLP 等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其中曾获 WSDM 2014 最佳论文推荐奖,COLING 2018 领域主席推荐奖(Area Chair Favorites)。承担 10 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信息检索委员会常务委员、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务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计算语言学专委委员、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WSDM 2015 Local Chair、2019 年全国信息检索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

长期担任包括 ACL、EMNLP、SIGIR、IJCAI、AAAI、TKDE 等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国际刊物和会议的领域主席、程序委员会高级委员、程序委员会委员、审稿人等。2012 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获得 ACM 上海新星提名奖、2016 年获得了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2016 年获得 IBM Global Faculty Award 奖。

主页:qizhang.info


张巍(Wei Zhang),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 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8 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场景语义分析及其在机器人视觉中的应用。系列研究工作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三大会议 ICCV、CVPR、ECCV,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学术会议 ICML、IJCAI、AAAI 和国际学术期刊 Pattern Recognition 上。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等。

邮箱:weizh@fudan.edu.cn

主页:https://faculty.fudan.edu.cn/zhangwei1234/zh_CN/index/161831/list/index.htm


张文强(Wenqiang Zhang),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还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香港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少年科学院首席顾问等。

长期从事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信息化、智能装备等方面的产学研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等支持下,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突破传统机器人的设计思路,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自主心智发育机器人。

近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TPAMI、TIP、CVPR、ICCV、NeurIPS、AAAI等顶级期刊/会议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相关成果荣获2021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第九届上海中医药科技二等奖;2018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罗马尼亚科学院特别大奖;201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等奖;2016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邮箱:wqzhang@fudan.edu.cn

主页:http://www.fudanroilab.com


张玥杰(Yuejie Zhang),博士,复旦大学计算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 年 8 月毕业于东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跨媒体/跨模态分析、多媒体信息处理与自然语言理解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高技术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等多项科研课题,2015 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与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相关论文发表于 IJCAI、AAAI、SIGIR、ACL、MM、COLING、ICMR、ECAI、ICME、ICIP、TIP、TKDE、PR、JASIST、IEEE Multimedia 等。现任中文信息学会专委会委员,并担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及期刊评审。


郑骁庆(Xiaoqing Zheng),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智能系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International Faculty Fellow,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持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 FudanDNN-NLP,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投顾和信息服务机器人等方面。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 ACL、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NeurlPS、ICLR、AAAI、IJCAI、EMNLP、WWW、ACM/IEEE Transactions等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

邮箱:zhengxq@fudan.edu.cn

主页:https://faculty.fudan.edu.cn/zhengxq/zh_CN/


周雅倩(Yaqian Zhou),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统计机器学习方法、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等。2005 年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于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1 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 CSLI 进行研究交流。至今在统计机器学习方法、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等领域的重要期刊、会议上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事业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