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友风采

季昕华:优秀,是刻苦努力得来的

2019.04.12

季昕华,UCloud 创始人兼 CEO,中国首代安全技术专家代表人物。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1 届校友。

在创立 UCloud 之前,季昕华先生曾就职于华为、腾讯、盛大,有多年的 IT&互联网从业经历;曾任盛大在线副总裁、首席安全官、盛大云 CEO,全面负责过盛大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及管理,对云计算、网络安全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见解。2009 年来到复旦,攻读了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11 年,他从盛大云离职,2012 年,创办国内第三方中立云计算服务商 UCloud。 

曾荣获 “第十三届上海 IT 青年十大新锐”;“2015 年度上海十大互联网创业家 “;2017 年,获选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8 年荣获 “第五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称号、“2018 年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 荣誉称号。

联系季学长的时候,他特别忙碌,但是依旧亲切地回复我们。这期的人物专访,我们期待在互联网创业和 UCloud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可以从 “老季” 这里寻找到答案。

Q1:季总您好!在您复旦的学习生涯中,您认为获得的最珍贵的,尤其对于后来创业产生影响的是什么?您有哪些创业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有创业梦想的同学呢?

创业最初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来就是面对越来越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创业中首先要发挥你的优势,同时要通过自己或者通过招聘人才来补充不足。

复旦在知识体系上给我很多成长和帮助,让我在软件研发上有更多的技术积累。复旦老师的认真严谨,以身作则,我也深受感动。复旦的 “无用之用” 精神,复旦课程设置面之广,除了专业学习之外还有机会学习非专业的知识。比如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对调节自身的情绪和修养有非常大的帮助,使得我在创业中更坦然地面对困难的创业环境,让我们能沉下心来,做得更好。

Q2:那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更适合互联网创业?互联网创业成本怎样?

如果选择创业首先要有眼力,关注用户需求,看的见趋势;第二要有脑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向各类帮助自己成长的人学习;第三要有心力,要敢于面对挑战和挫折,并在压力中坚持不懈,不断成长。

早几年的时候,融资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基本都可以融到资。但现在行业趋势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流量红利在消失,从消费互联网开始逐渐转入以价值为中心的产业互联网。行业理解和技术创新已变成创业的门槛,需要更加务实、稳健的创业路径。

Q3您觉得之后十年的互联网创业前景如何,创业的话该具体往哪些方向?

互联网的发展很快,十年前也没有人能想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现在谈未来十年有些过长,但是创业需要看形势、看方向,需要具备在最新的领域中找到契合点的眼力、并加以推动。ToC 领域的创业,创业者本身就具备用户的视角,可以找到领域或产品的问题;而 ToB 领域就难很多,面对的用户是企业不是个人,需要有丰富的企业经验才能看懂形势,找到契合点。

Q4 对于您创业与从事的领域,当前的形势和创办初期有何不同?

经济形势、行业形势和用户的接受度都发生了变化:

经济形式上:

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形势仍将遇到一些挑战,很多企业都在降本增效,而云计算是很好的降本增效方式。比如美国 2009 年云计算产业发展很快,是因为 2008 遭遇了经济危机,很多公司要裁撤人员,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而 IT 的外包促进了当年美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行业形势上:

第一,从消费互联网逐渐转入以价值为中心的产业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人力成本增加,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第二,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让国内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走出去,也会推动云计算跟着这些出海企业一起走出去;

第三,政府在大力发展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这会给云计算创造非常多的机会。其中,工业互联网上升为我国 “制造强国” 的国家战略高度,为中国制造业 “弯道超车” 提供了原动力;

第四,云计算市场的竞争正在从当初的混乱走向有序,留下来一批真正做事情的公司。

用户的接受度上:

第一,整个行业已接受并相信云计算的作用和价值,与美国有差别的是,目前中国相信云计算价值的还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居多;

第二,传统企业接受云服务的越来越多,传统企业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中国政府推出了 “百万企业上云计划”,通过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传统企业在对云计算的态度从以前的观望转向尝试,互联网企业对云计算的态度从尝试转向全部迁移上云。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云计算的巨大价值。特别是政府部门,甚至提出 “所有政府部门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开始做云计算平台、数据互联共享工作。

谢谢季总!我们还收集同学们的两个问题请您指教:

Q1我们在网络上了解到您在刚开始创办UCloud阶段是非常辛苦、非常艰难的,甚至需要您和您的伙伴自掏腰包。请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自己做云服务产品,而不是依托于当时的巨头公司呢?(云服务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巨头优势明显)

第一个原因是从我自身看来,其实我做互联网很早,我第一个公司叫阿拉上海,类似于像点评一样的东西。我创业跟马化腾、马云差不多同一时间,但是失败了,后来又一直做安全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做安全最大的不安全是不发展,所以后来我想突破自己,从发展的角度创业。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曾在腾讯负责安全的工作,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一个腾讯公司的安全,但没法保证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安全。特别是有些黑客的学历不够高,找不到好的工作,然后被迫去做一些坏事,所以我想如果能够有个疏导模式,像大禹治水一样,能够让这些有能力写代码的人也能赚到钱,那这个世界就更安全了。当时陈天桥找我,他说你就应该像我们的盛大文学一样,能让每一个有能力写小说的人,都能够合法地、有尊严地赚到钱。所以我想做一个云计算公司,让每一个有能力写代码的人,都能在合法平台上赚到钱。

第三个原因是当时看到了整个云行业的发展潜力。云计算像电一样,电的革命是整个工业互联网革命中重要的一个条件,云计算我认为将会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也看到市场机会非常大。虽然当时有很多公司在进行或者在创业做云计算,当时真的能做云计算的,或者我们看好的云计算公司并不是很多。我们认为还有机会。

Q2现在UCloud已为上万家企业级客户在全球的业务提供云服务支持,云服务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看好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像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国外的AWS等公司也都是十分优秀的云服务提供商。请问您觉得UCloud相对于其他云服务商的优势在哪里呢?

与巨头竞争必须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而 UCloud 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中立性、内资属性和深耕用户需求。

中立性

UCloud 的中立性是与巨头抢夺客户的一大优势,阿里、腾讯除了自己做云之外,还有很多内部业务,可能与客户的业务有重叠和竞争。我们不做应用,只做云计算,和用户没有竞争。希望以中立、专注的态度帮助创业者降低使用门槛,真正让云计算成为基础设施,帮助每一个用户。

内资属性

2016 年,UCloud 拆 VIE 结构,转为内资公司。UCloud 的内资属性为服务政府和军队等机构提供了更大的机会。现在,创业公司、传统企业和政府,已经成为 UCloud 服务的三大类主要客户。

深耕用户需求

“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下一个产品”,这是 UCloud 产品观。针对互联网、传统企业、政企客户等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我们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快速交付并贴身服务,取得了客户的认可。

采访结束了,我们对于总裁-季昕华、校友-季昕华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对于他所深耕的互联网产业也有个更深刻的理解。UCloud 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我们期待未来 UCloud 能够不忘初心,携手更多的中国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合作共赢,用云计算帮助更多追梦者推动人类进步!

采编:王玉平、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