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友风采

全能教授张军平:短短 1 小时,周杰伦的《Mojito》改编成人工智能版

2020.06.24

《GPU 的 AI》

“麻烦给我的实验再加块 GPU,我喜欢阅读它跑起来的代码,而我的算法,参数别太多,不然会让我调得有点上头……” 近期周杰伦新歌《Mojito》上线,一夜之间让等待了许久的 JAY 迷立刻沸腾起来。而在复旦大学,有这样一位 JAY 迷却别出心裁,将这首新歌重新填词,改编成了人工智能版的《GPU 的 AI》,他就是我院教授张军平。

“当我把这首作品翻唱后上传到网络,短短 2 天里居然赢得了 60 多万的点击率,这太让我惊讶了!不过能把自己喜欢的音乐和科普工作结合起来,并获得大家的认同,我感到十分高兴。” 张军平兴奋地说。

“AI 神曲” 火遍全网,竟出自高校教授之手

一所全国顶尖高校里的理工科教授究竟什么样?一本正经地上课、不分昼夜地做实验或许才是 “正确的打开方式”,但对于张军平而言,这还真是一种存有偏见的 “刻板印象”。
在张军平充满着多样化的 “奇妙” 经历中,这位教授展现出的是一段 “Buff 满点” 的 “全能” 人生。他的 “正职” 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他的重中之重;但在业余时间,他却是一名 “科普达人”,经常会写书、发网文、做讲座,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流行音乐则是他的兴趣爱好,改写歌词、翻唱录歌、上传到网上,他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平猫的音乐”,时常将自己喜欢的新老歌曲翻唱给网友听。

“我是周杰伦的粉丝,每次他出新歌,我都会第一时间去找来听,他不仅形象好,歌曲质量高、数量多,词曲也很现代,还时刻传播着正能量……” 一说到自己的偶像,张教授就像个大孩子般,恨不得把所有的赞美之词全都用上。

但教授之所以能成为教授,就是在 “理性追星” 的同时,他还能从周杰伦的轰动效应和传播速度中获得思考和借鉴:“我突然想到,如果能借用周杰伦的歌做科普,那网络传播效应岂不是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这让张军平立刻来了精神,毕竟说到改写歌词、翻唱曲目,当年红遍全国的歌曲《成都》被改编成《成都(湘潭版)》火爆老乡群,就让张军平看到了惊人的网络传播力;而他也意识到,那么多的流行音乐中,真正写人工智能的歌曲几乎没有,除了王力宏曾写过一首《A.I. 爱》。“王力宏的这首歌曲大部分内容还是集中在对人工智能的浪漫思考和畅想上,不涉及技术本身,而我作为一名一线科研工作者,希望更全面地写出人工智能的现状和特点,让更多人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它的发展。”

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一首火遍网络的 “AI 神曲”《GPU 的 AI》诞生了,张军平的 “不务正业” 收到了奇效。

改写歌词只用了 1 小时,录歌却录了 20 多遍

翻看张军平的履历,不仅是博士生导师,还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的副主任。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 100 篇,其中 IEEE Transactions 系列 21 篇,包括 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 TIP 等。学术谷歌引用近 4000 次,ESI 高被引一篇,H 指数 31。

他还出版过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这本科普读物让他获得了 2019 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奖。此外,这本书的网络版曾连续 24 次推荐至科学网头条,曾 5 次进入京东科普读物新书榜前三名。他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观点,也曾被《国家治理》周刊、《瞭望》、《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这样的专业人士,要改编一首歌词,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把周杰伦的《Mojito》改编成《GPU 的 AI》,张军平只花了短短 1 个多小时就 “搞定” 了。为了防止大家对专业词汇不理解,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不仅贴出了所有改编后的歌词,还写了满满一大段的 “歌词说明”,像论文注释一样向大家解释何为 “GPU”“调参”“深度网络”“SOTA”“人未知的一片海”。

但对于翻唱后传到网上,接受大众的点评,这位 “才子” 就稍显 “底气不足” 了。他笑着说:“周杰伦的这首《Mojito》难度有点大,他的大部分歌都混有 R&B 风格。这首歌里又融入了伦巴风,还有一大段 RAP,既有真假音转换也有 a2 的真声高音,对我这种非专业人士而言,肯定要多唱几遍啊,不是说要唱到多好,但至少不能太难听,不然要被网友见笑的。” 于是这一唱,张军平就连续录了 20 多遍。和着伴奏带唱完,自我感觉还不错后,张军平在 6 月 16 日把歌曲上传到了自己的 “微信视频台”,随后极市平台帮他制作了 MV,经《中国青年报》报道并于 6 月 19 日中午上传至了新浪微博。出乎意料的是,到了 6 月 21 日,视频在 2 天内的话题阅读量居然达到了 60 万以上,转发率也居高不下。“我喜欢这么接地气的歌声”“太厉害了”“好玩”“牛”“人才呀”……网友们纷纷发来好评。

从书本、讲坛到网络,做科普也要与时俱进

正是基于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张军平很想让更多人全面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它能够做什么、哪些方面还存有局限、遇到了哪些研究困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等等。为此,自 2018 年 6 月起,他开始投身于科普事业,在大学的课堂之外向普通大众普及相关知识。“最初只是在网上写写科普小文章,之后我把文章集结在一起,再加上一些所思所想,出版了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这本书的社会反响很好,还获得了 2019 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奖,而我也认识了科普圈的许多朋友。” 据张军平介绍,现在人们往往会更多地关注人工智能的预测性能等实用性功能,却对人工智能的深层含义、内部机理不了解,如在情感、直觉、可解释性、顿悟等方面的研究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就使人工智能看上去像人,但却无法模拟出人的思考或情感表达方式。“这正是我希望传达给大家的信息,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投身这方面的研究。” 张军平说。

从最初的书本、讲坛到如今的网络平台,从文字、讲座到当下的音乐,张军平的科普方式在变化,在 “跨界”,在与时俱进,但他想要传达的信息却始终彰显出他作为一名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的 “初心”。他表示,科普工作要把专业的、理论化的知识重组成通俗的、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信息,而他将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和创新,用更为多元化、更有意思的方式,让更多人对科学产生好奇之心。

转载来源:东方教育时报公众号
记者:臧莺,图片由受访人提供,卡通源自新浪微博 “娱乐指南”
链接:短短 1 小时,就把周杰伦的《Mojito》改编成人工智能版 |复旦教授 “另类” 做科普走红网络,2 天内赢得 “60w+” 点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