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活动

师说心语|赵卫东老师专访

2021.06.16

老师简介


图片

赵卫东 副教授/硕导


赵卫东,东南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香港大学和纽约大学2012年访问学者。主要负责本科生和各类研究生机器学习、大数据核心技术和商务数据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商务智能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获得2013年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子推荐技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应用和大数据分析等。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以及30多项企业合作课题,获得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0多项。


老师寄语

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与否


赵卫东老师已任教十余载,陪伴了一届届莘莘学子走过四载寒窗。在被问及该如何规划大学以及今后的发展时,赵老师分享了一句良言:“选择远比努力重要。”他自嘲自己曾在选择上吃过大亏,正确的选择不仅事半功倍,还能让你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始于热爱,创造未来。赵老师强调,有所热爱才能有所追求,未来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问问自己喜欢什么、4年或者8年以后想要做什么,闲暇时多多了解计算机的各个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互联网、云计算,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不是别人能替你决定的,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千万不要交到别人的手里。”他也建议同学们确定了方向之后就要投入时间,最好从大二开始初步涉足自己喜欢的领域,从了解基本知识开始,到参加比赛或者发表论文,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

掌握供需,把握机会。对于兴趣模糊的部分同学,赵老师建议可以从社会需求切入,将自己的定位与社会发展相契合。“你们是计算机领域的新兴力量,要多多去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更好的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我去年的研究生电子商务课上,让学生了解目前火热的机器学习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让他们用爬虫抓取网上招聘广告,把里面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做语义识别,再统计各个岗位的要求、数量,还有趋势预测。”他说,大学其实是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试错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现在离步入社会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尽早规划,今后少走弯路。


科研: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赵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科创之路”。他表示,科研带来的成绩和荣誉的背后往往是超乎常人的努力与付出,选择科研的同学也需要具备几项基本素质。

重中之重是专业基础。扎实的数学知识、计算机的核心课程、编程能力以及思维方法,都是科创不可或缺的根基,比如大数据要用到JAVA,机器学习用python,没有专业基础的科创可谓寸步难行。

自学能力也必不可少。局限于课程内容,就好比井底之蛙,对于想在科创上有所成就的同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极强的自学能力来拓宽专业视野。

此外,是自律和肯吃苦的精神。甘于清贫,乐于寂寞的“苦日子”是给有心人的,一份耕耘才能换来一份收获。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只有对科研有所兴趣,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才不会将其视为一种压力或负担。“你们在大一时期可能基础有所欠缺,等到大二开始就要逐步培养科研兴趣,逐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比如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或者软件工程等。” 

赵老师还建议有科研兴趣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参加一些科创活动,如教务处提供的望道、曦源、䇹政科创等机会;也可以参加国家级的编程、算法以及 “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比赛。科研素养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只有这样,知识面才会广,研究的才会深,未来才可能有所建树。



实践:学以致用,技能报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老师反复强调,工科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不要总觉得自己掌握了,只有实践起来了才会发现一些知识没有理解透。”

从纸上谈兵到荷枪实弹,离不开的是动手能力。作为理工科的学生,一定要有把想法变成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例如,学过了编程、开发、或算法课程之后,就可以找一些虚拟的项目练练手,把学习的知识放到一个实际情境里,看看能否做一些有意义的应用。”

其次,创新意识——包括方法上的创新和思路上的创新——也举足轻重。“就拿软工同学来说,不仅要有强的开发能力,更应该有创新想法。不是别人让你做什么你才做什么,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做别人想不到的。”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呢?可以参加课外的科创或者比赛——这就不仅是简单的编程了,而是需要有创新的idea。也可以去听听高手的汇报或讲座,学习他们做了什么东西,新在什么地方。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追求全面发展,实现多维突破。赵老师强调,大学期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要多实践,多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以及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多多参加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等,都是提升个人组织力、判断力、执行力、沟通能力的不二法门。


使命:接好新时代的计算机的接力棒


谈到自己从事的人工智能领域,赵老师笑言,其创新与应用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随着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它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也敞开大门,等待着新鲜血液的加入。

赵老师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两会热点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特别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也很难不与人工智能联系。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交叉岗位也相继出现,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众多路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不少了人工智能相关的选修课程,他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真正实用的技术去服务社会。此外,学院导师的实验室绝大部分都与机器学习有关,在此特欢迎同学们前往参观学习。

诚然,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赵老师提到,一旦被不良分子利用,将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例如通过算法合成声音并冒充他人进行电信诈骗,进而对个人财产造成威胁等等。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赵老师信心满满。如今,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交相辉映”,在企业的数字化、产业的智能化等领域,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人工智能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人士为智能化加速,为人工智能技术腾飞提供新动能。在未来,人工智能将覆盖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也会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愈发安逸,各种科幻电影、小说中的智慧世界幻想也将不再是神话,他们都会在技术革新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在未来,人工智能腾飞的里程碑上,也将留下我们奋斗的汗水与成功的喜悦。

最后,赵老师也欢迎大家加入商务智能研究室。有意向的同学可以联系:

wdzhao@fudan.edu.cn


排版 | 新媒体中心 祁昊

文案 | 郑惠元 俞晓瑜

供稿 | 秘书处

头图|宣传部

图片均由赵卫东副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