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信息

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浅赏

2013.06.03

演讲人:李晓明 教授

           北京大学  CCF 会士   IEEE 高级会员

时间:2013 年 6 月 13 日上午 10 时

地点:张江校区软件楼 102 会议室

承办单位:复旦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上海计算机学会 CSCW 专委会

联 系 人:卢暾(lutun@fudan.edu.cn)

 

摘要:

“跨学科” 和 “计算思维” 是近年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两个概念。一方面,我感到它们不会是一时的热闹,而是代表着潮流与趋势;另一方面,许多人都认为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相关的,我也认同。然而,要具体地理解它们,感受其意义,最好能找到一些简单的例子,特别是当我们希望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的时候。

这里,我们基于《网络、群体与市场》的内容,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社会科学也需要计算,社会现象中蕴含着计算的观念,也就是跨学科计算思维观念的一个侧面。

在那本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包括社会关系网络平衡的考量,布雷斯悖论在交通网络上的体现,拍卖市场中的最优出价策略,匹配市场中蕴含的计算,中介市场中网络结构与行为策略的互动,均衡人际关系价值的计算,事物火起来的缘由与结果,线粒体夏娃存在的必然,“小世界” 中的优化,市场上的财富动力学,投票选举中的推理,等等。下面是其中几个例子的大体含义。

网络中的博弈。以简单车辆交通网络为例,看博弈论思想在其中的生动应用。我们会看到,当一个事物的结构不合理的时候,增加资源投入可能使局面变得更加糟糕,即出现所谓 “布雷斯悖论”。

国际关系中的计算。网络平衡是一个图论的结果,但结合标记(+,-)网络可能刻画的丰富含义,我们可以讨论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体会到一种动态性。

匹配市场中蕴含的计算。从市场根据供需关系调整价格的常识出发,得到启示: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价值、价格、物以稀为贵,等等,可以通过匹配市场的简单模型得到生动的表达。而一旦这么做了,也隐含着一个计算问题的高效解决,亦即市场无形之手扮演了一个高效的问题求解器的角色。

大数据与小世界。我们从米尔格拉母的实验出发,讨论几十年来人们在探求小世界现象背后原因的不懈努力,得到启示:大量微观社交关系的建立总体上呈现一种最优化特征,或者说大量人群的一类随机社会活动相当于一台计算机,完成了一种优化计算,实现了一个最优参数。

这样一些例子,我以为是计算思维在社会科学中的生动体现,也是社会计算的具体案例。理解其中的精神,不仅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启发,也给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新意。

 

简历:

李晓明,1982 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6 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IEEE 高级会员。近年来特别关注如何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适当引入跨学科元素的问题,积极推动相关的教学与培训活动。曾主持发展了互联网信息搜索引擎 “天网搜索”,出版了《图中树的数目:计算及其在网络可靠性中的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搜索引擎:原理、技术与系统》和《搜索引擎效果评测》;提出了收集存储并系统研究中国网页历史信息的理念,发起并主持建设了 “中国网络信息博物馆”;出版了教材《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平台》,译著《万维网的定律》和《网络、群体与市场》。李晓明现在是《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John Wiley),《Journal of Web Engineering》(Riton),以及《Networking Science》(Springer)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讲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