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风采

荆金华:在逸夫楼的日日夜夜

2015.04.22

荆金华

我是张根度教授科研组的教师,现在已经退休,回忆起在张根度教授带领下, 在逸夫楼进行科研的日日夜夜,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张根度老师是复旦大学首批三个首席教授之一,曾经二次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一次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的称号,这既是张教授个人的荣誉,也表明他的科研组是有很多业绩的。科研组曾经获得许多奖项,例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有关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三项。

记得还是在 80 年代中期,有一次我们科研组到北京去参加全国计算机展览,这是对我们科研组几年科研的检验。 张世永老师带队去北京展览馆,我们计算机网络的成果参展了。我们把复旦大学与在北京展览馆展台及北京计算机二厂(当时我们的合作单位)三地联网,进行现场演示,后来我们展示的科研成果被评为本次展览一等奖。

可想而知,取得如此多奖项,我们的科研组一定是勤奋工作的。实际上我们科研组一年 365 天,只有春节按企业标准休息几天,其余的日子里,我们逸夫楼工作场所的灯光晚上都是亮着的,要到整个大楼关灯我们才走人,有时候我们还要与保安商量晚一些关灯。那时候国家每周是六天工作制度,但教师常常在周日还要加班,平时晚上也工作到很晚,年青教师和参加我们科研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则没有节假日(大家都是自愿加班)。

我是在张教授定下网络这个研究方向时进入他的科研组的,那时国内网络研究是紧跟欧洲的研究,当时网络研究流行 OSI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联合了国内的重点高校如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和华北计算所、电子部 54 所、30 所、邮电部数据所、中科院软件所、国家标准化局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张教授当时担任了国家 OSI 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委员会的副主任,说明了我们科研组在国内网络研究领域的水平和影响。张教授带领科研组参与了 OSI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试验网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相关国家标准的制订,也承接了不少国家网络方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包括前瞻性项目和军口的型号研制项目(要制成产品)。我参加了其中两个总参通讯部的型号研制项目,一个是要把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联网设备的型号研制,与电子部 54 所和上海交大合作研制;另一个是网络连接终端产品型号研制,与上海大学及常州计算机厂合作研制。为了这两个项目,我们项目组的师生到南京和河北的部队用户场所,出差累计有半年多,张教授也多次到现场,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项目完成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质量也比较好,得到了部队同志的好评,使得他们改变了对高校的看法,他们原来认为高校擅长的是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不善于进行产品的型号研制。这些研究工作为后来我们进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产品开发打下了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相比网络 OSI 开放系统互连体系,Inernet 网络开始显示它的优越性,张教授敏锐地感觉到了它的重要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进行科研,我们科研组很想直接能连上 Inernet 网络。那是在 90 年代初,全国只有中科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为了科研的需要,通过卫星与美国的相关研究所联网,也即连上了 Inernet 网络。因为我们组的年青老师况家兴,在欧洲访问学习时,接触到 Inernet 网络,有比较好的使用经验和较深的理论研究,因此张教授就派他和我到高能物理研究所去取经,我们了解到他们租用了卫星信道(64Kbps/秒速率)与美国相关研究所连通,每年需要 10 万元。回来汇报后,张教授觉得对我们一个科研组来说,费用高了一点,因此就想到去游说上海邮电管理局(当时还没有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如果上海邮电局联上了 Inernet 网络,我们与上海邮电局连接费用就会很低了。因此张教授就联合了上海交大一起去游说上海邮电管理局,当时由于网络研究的业务关系,张教授与上海邮电管理局总工和一些高层技术人员关系都很好,他们在网络技术方面很认同张教授,再加上与交大的联合,以及他们也注意到了 Inernet 网络的发展潜力,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他们去国家邮电部商量,不久邮电部就建立了与国际 Inernet 网络连接的我国的 Chinanet 网络,我们复旦和上海交大就成了 Chinanet 在上海的第一批用户。这也成了我们对我国及上海 Inernet 网络发展的一个贡献。

90 年代初,这些研究工作也使得与欧共体合作项目得以成功,欧共体官员到国内考察了许多高校和研究所,最后选中了我们复旦大学张教授的科研组,愿意与我们合作建立中国的 OSI 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实验室,同时也得到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支持。这时,正好逸夫楼建成,因为我们有与欧共体的合作项目,就成了第一批进驻逸夫楼的单位,有了更为宽松和当时学校最好的场所,为我们科研组的网络研究,也为学校的网络建设插上了翅膀,学校同时也在用人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性的支持,使得我们科研组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最高峰时间,我们科研组每年的到款科技经费达到 500 万元左右,在当时名列学校前茅,在编人员达到 50 个左右。因为这些成绩,张根度教授两次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一次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

下图是欧共体官员来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与一致性测试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认证中心的部分人员合影。

欧共体官员与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的部分研究人员合影

90 年代是我们科研组最兴旺的时期,那时候经常有外宾和领导来我们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参观,我们接待过的有;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国家和上海市领导人李岚清、黄菊、陈至立、徐匡迪、龚学平、赵启正等。

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前排左 2)访问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

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右 2)由校长杨福家陪同视察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

在我刚进科研组时只有 5—6 名教师,学校也是在文革后刚开始招收研究生,当时组里研究生人数很少,我们就吸收了许多高年级的本科生,其中有部分是直升硕士的和要报考张教授研究生的学生,但是人员还是不够。因此一方面我们申请调入人才,同时我们每年都会在要升三年级的本科生中去宣传,向他们介绍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特点,希望他们到我们组里来勤工助学,同学们在我们实验室,将会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实际动手能力会有很大提高,符合社会人才的要求,这样对找工作也非常有利。结果就有许多学生来参加我们的科研工作,有部分本科生干得非常出色,特别是直读张教授硕士的和要报考张教授的研究生,因为时间比较长,成了科研的生力军。高峰时,有近 30 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我们的科研工作,既解决了我们人员紧张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开发能力,同时通过勤工助学也解决了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进入复旦的学生,都有较高的智商,他们到我们科研组边学习边工作,培养了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训练出较高的科研和开发能力,后来他们大多找到了较理想的工作岗位,成了单位的骨干。

天时(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地利(在复旦大学逸夫楼的特殊环境)、人和(张根度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老师和学生)促成了我们科研组的发展,这里仅仅是我经历和看到的一些方面,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荆金华供高稿于 2015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