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园地

荆金华:参加国家系列机设计的联想

2015.01.20

荆金华

在文革后期,那时还没有现在流行的个人电脑(微电脑),只有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我国那时要赶上世界的潮流,要设计与世界著名的 IBM 公司大型计算机系列 IBM360 系列机功能相仿的我国自己的 DJS200 系列计算机,该系列包含三个型号:DJS220、DJS240 和 DJS260 计算机。那是在 1973 年—1975 年,因为我和张根度老师住在一个房间,知道张老师和高传善等老师到北京参与设计。在参与设计期间,张老师长期住在北京,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他担任了 DJS220 计算机运控部分常规指令组的组长,他的工作很出色,得到了电子部陈力为总工程师的认可。在工作中也结识了一批北京和全国的计算机专家,并与他们结下了很好的友谊。这些单位有北京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及电子部 15 所(华北计算所),还有国家当时主要研究和生产计算机的一些著名的计算机研究所和厂家。这为张老师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为了学校的科研,张老师每年大约有 1/4 的时间在外出差,到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电子部、邮电部、总参通信部和教育部等部门争取项目。由于以前在北京设计 DJS200 系列计算机的基础,这些部门的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对张老师水平和能力的了解及认可,加上不断的努力,陆续争取到不少项目,并担任了我国 OSI 标准化委员会网络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到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初期,张老师又带领一批教师成立了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中心在编人员最多时达到 50 人。中心与欧共体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进行了合作,又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电力部门,消防部门,在上海和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上海市电力部门的计算机应用,从原来在全国排名倒数,提高到名列前茅,在上海消防的应用达到了全国领先的水平,许多项目得到了科技奖,张老师也得到了很多荣誉——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科技功臣、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为我校在计算机领域在全国的影响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时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在全国的影响,在上海是排在第一位的。

张老师的经历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我们要积极参加我国科技和应用的主战场,要聚集一些教师形成合力,参加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影响的项目,为国家和上海市的科研和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也会提高我校计算机的学术水平,提高我校计算机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

                                   2013.12.8

荆金华简介:

1970 年毕业与复旦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荆金华同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