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1 月 20 日,时已入冬,却逢难得的朗日晴空,暖日融融,碧空寥廓。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退休教师党支部党员及特邀老师共 24 位和教工第一党支部 6 位老师一同参加支部共建活动——参观位于浦东川沙的内史第和张闻天故居,并参观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度过了充实美好的一天。
早上七点多,老师们早早集合在校门口,乘车向参观的第一站进发——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内史第。八点半,大家来到内史第门前,一种清雅幽静之感扑面而来,大门右边,悬挂着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黄炎培故居” 和 “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 两块银色牌匾。

大家兴致勃勃地在内史第门前合影,然后进入院内,讲解员介绍说,这个院落原为江苏省川沙县城王前街 “内史第”,是清咸丰九年(1859 年)举人、内阁中书沈树镛的住宅,黄炎培故居在第三进内宅楼。这座古色古香的两层砖木结构院落坐北朝南,内里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与实物,展现了黄炎培光辉的一生: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他曾创建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一生坚持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信念和对光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黄炎培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创办过开群女学、荫余小学、中华职教社、中华职业学校等,他还与蔡元培等发起筹建上海图书馆,办媒体,修方志,为文化事业积极奔走。


老师们边听讲解边观看照片和实物,大家被黄炎培先生亲笔书写的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 条幅所吸引,字迹苍劲,寓意深刻,大家纷纷拍照留存。

讲解员风趣地说,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 “内史第”,该院落历史上名人辈出:黄炎培 1878 年诞生于第三进宅院;著名音乐家黄自、民主战士黄竞武、水利专家黄万里等黄氏子弟也诞生于此;宋耀如与倪桂珍夫妇携子女在此生活了十余年,宋氏姐弟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据考证,宋庆龄 1893 年诞生于 “内史第” 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胡适也与内史第有过不解之缘。内史第曾以藏有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被清代国学大师俞樾赞为 “文物古迹,富甲东南”。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在这里开启了中国毛巾业发展的先河,发展民族工业居功至伟。正如黄炎培所说 “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

大家兴致盎然地参观完内史第后,步行经过川沙古城墙公园大门,虽然未入园,却也感受到了古镇的历史文化气息。

上午十时许,老师们又随车到张闻天故居参观。
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民宅,前有青砖路、小菜园,后有小溪流水,竹篱环抱,俨然一幅桃源景象。这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同志的故居,故居旁还有 “张闻天生平陈列馆”,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出张闻天同志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和在我党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家还观看了介绍张闻天同志生平事迹的电影,缅怀了张闻天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坚持真理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老师们非常赞同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对张闻天同志的高度评价:“闻天同志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不朽历史贡献。”





上午十一时半,参观完张闻天故居后,党员同志们在张闻天故居旁的入党誓词碑前合影留念。此时正值阳光灿烂,纪念碑上的金色党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下午一时许,老师们在愉快的午餐后驱车来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开始下午的参观活动。孙桥现代农业园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开发区,完全摆脱了传统农业劳作方式,采用的是现代高科技技术来经营农业生产。老师们一路走过紫藤长廊、蔬菜种植区、无土栽培园、沙漠植物园、菌类灵芝园和奇异瓜果园,各类植物千姿百态,应接不暇,更让人难忘的是高科技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老师中的摄影爱好者们在此收获了不少生机盎然的蔬菜、瓜果以及美丽花草的照片。




下午三时许,圆满结束了全天的参观考察。回程路上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高海锋老师做总结讲话,他特别感谢了姚文遐老师作为退休教师党支部的特邀老师和支部委员徐飞虹老师,在本次活动为大家付出辛苦的后勤保障工作。全体党员同志在此次活动中共同追忆了为新中国成立和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政治家、革命家,也见证了科技发展对产业升级和国力增进的重要推动作用。我们要学习张闻天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对党的无限忠诚,永远不忘初心。
参加这次活动的党员们表示,我们要学习老一代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胸怀坦白,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作为退休党员,发挥老党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争取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努力向社会释放正能量;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在职教师党员,将继续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在推动科技进步上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计算机学院退休教师党支部
计算机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
本文撰稿:徐敬楠、刘其真、高海锋
本次活动摄影:赵子正、于建华、刘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