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锋
最近整理家中个人资料,无意中翻到了一个红丝绸封面的证书。证书如下:
二十年过去了,红丝绸封面证书的重现,引起我对当年做学生辅导员、以及担任十多年分管计算机系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工作的深深回忆。
学生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各种事务的管理担当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计算机系一任四年的年级学生辅导员成为学生最亲近的老师与朋友。
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组织能力、团队精神是学生辅导员的担当
学生辅导员不仅担任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关注对学生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我们系学生工作的传统。这样的工作是从新生的录取档案邮寄进校就开始了,辅导员要认真查阅每位录取新生的档案材料,了解录取新生来自哪里、家庭人员及经济收入情况、考分情况、个人爱好与特长等,作为安排集体宿舍和指定新生临时年级和班级干部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人民助学金的申请审核,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新生还未进校,辅导员对新生已了解于心。每年九月初进校时,系学生会、团总支,以及高年级老同学和辅导员在复旦校门口设摊迎新。辅导员因为对新生已了解到八九不离十,因此,见到新生来报到就像见到家人与老朋友一般,老同学争着帮助新生提拎行李,一路送到所住宿舍安排床位,努力营造让新生进入复旦园就如到家一样的氛围,让新生感到复旦大家庭团队精神的温暖,也是辅导员精心设计、为新生上的第一堂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示范课。
当年的学生宿舍安放四张双人床,住七个人,其中一个床位放学生的行李。在新生宿舍安排上我们以 “五湖四海” 为原则,让来自不同省、市的新生分配同一寝室,让新生走出原来熟悉的小框框,进入 “五湖四海”,便于互相学习与交流。实际上在安排学生宿舍时,已充分考虑学生宿舍人员的搭配,体现了我们辅导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让同学互相学习的良苦用心,这是关系到学生一住四年的宿舍集体,也是每天 “天南地北卧床会” 的舞台。
作为学生辅导员队伍的领头人,我感到复旦大学不仅要培养大批科学家,还要培养大批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这是党和国家对复旦大学的期待,也是复旦大学学生的期待。科学知识的传授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而学生健康的体格素质、创新的组织能力、积极的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就要靠我们学生辅导员,利用课余的第二课堂潜移默化中来实现。因此,学校每年 5 月份的校运动会和 12 月份的校 “一二·九歌咏比赛” 是我们计算机系这方面工作的两大抓手。对于这二大赛事,因为我们计算机系没有体育和文艺方面的特招生,要取得好成绩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计算机系也有优点,那就是学生人数多,人多好办事。对于学校运动会我们就运用 “人海战术”,充分发挥系学生会、团总支的作用,深入年级、班级和宿舍,对体育成绩好的同学做 “贴身” 动员。学校各项目比赛计分取前六名,我们计算机系的方针是:各个项目全部参加,力争挤进前六名,即便拿到一分也不放弃。同时开展年级、班级校运动会得分成绩大拼比,在全系范围内评出年级、班级在校运动会得分名次,极大的提高我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在校运会的历史上,我们计算机系曾取得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校 “一二·九歌咏比赛” 是每年新生进校后的第一次亮相的盛会。对于 “一二·九歌咏比赛” 大合唱,我们运用计算机系人多势众的特点,让系学生会、团总支文体部担纲,从初选时新生人人参加排练,逐步在排练中好中选优,最后形成我系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支新生 “一二·九歌咏比赛” 合唱队。在校 “一二·九歌咏比赛” 历史上,我们计算机系曾数次进入前二名。
在辅导员舞台的第二课堂中,我系创办党章学习小组、组织社团活动、走访老教授、与四川巴中团市委共建联谊小学,为计算机系的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才干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并积极为校学生会、校团委、校广播台输送学生干部。我系同学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副书记和校广播台副台长,为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锻炼实习的舞台。也曾创造了年级发展学生党员 30 余名的历史,为党的建设增添了优秀的新鲜血液。
让学生走进教师实验室和课题组是个创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计算机系的学生是复旦理科高考分进入复旦的骄娇者,读书学习的热情喷发。大三、四的高年级学生,希望有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的愿意十分强烈。我们辅导员了解到学生的这种需求后,及时向系领导班子反映,得到当年的系主任吴立德教授和分管科研的徐建华教授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由辅导员推荐将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同学安排到各个教研组的课题组,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让学生走进教师实验室和课题组是我们计算机系的一个创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也为进一步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选拔的基础,不少大四同学通过参加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被选拔为直升研究生。至今我们计算机系在国内外事业有成的校友,谈起当年参加老师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还津津乐道,感谢复旦为他们提供那么好的学习实践机会,也感谢辅导员的推荐与安排。后来让学生走进教师实验室和课题组,从辅导员推荐试点到对高年级同学全面推开,凡有意愿的同学都可以参加。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以张根度教授为首的《复旦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是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人数最多的实习平台,为我们计算机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研动手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此举极大地提高我们计算机系同学的动手能力,也极大的提高我们计算机系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声誉,国家重点单位纷纷到复旦大学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要我们计算机系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招生人员甚至到毕业生宿舍,亲自做学生工作拉人,邀请我们同学到其单位工作。那种到我们计算机系 “抢” 毕业生的情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这是因为我们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到了用人单位,上手快、动手能力强!那些尝到人才甜头的用人单位,每年必到我们复旦计算机系要人,这对作为我们负责分配的辅导员老师来说,真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我的一本红丝绸封面的证书,蕴含着当年计算机系辅导员的故事和辛劳,它是当年和我共事的辅导员老师们共同的荣誉称号。在我的记忆中他(她)们是:张世永、王欢、李辰生、杨立民、廖有为、万惠玲、高震、李美华、王雄、何晔、李慧雄、吴风娟等还有为数众多的各教研组选派的班主任。
高海锋同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