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风采

刘其真:中国最早期电视摄像图像输入装置的研制

2014.12.02

刘其真

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在我国逐渐兴盛起来,一些大学和科研单位也都先后展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探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紧跟学术前沿,开展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专题研讨活动,系主任何永保等老师积极倡议并筹建了 “模式识别实验室”,谢铭培、周新等老师先后任 “模式识别实验室” 主任。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模式识别实验室主要成员。

1980 年起,该实验室陆续推出了一批研制成果,其中有刘其真同志负责研制的 “电视摄像图像输入装置”,其控制系统硬件由刘其真、周正、孙慰迟等同志设计,在没有任何现成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分析电视摄像机的工作原理,自行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图象采集方案,自行设计控制与图像采集电路,采用分立电子元件和小规模集成电路,并且自行设计和绘制电路印刷版,自行加工、装配、调试各种部件,并使用了复旦大学电子仪器厂生产的 A/D—D/A(模拟/数字—数字/模拟)转换器,采用了复旦大学电子仪器厂黄唯群老师研制的连接计算机的配套数据端口,图象处理程序由信息论教研室汪凯仁等老师用 ALGOL 60 语言开发,使用穿孔磁带将程序输入至当时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唯一的计算机——719 电子数字计算机,通过反复调试和试验,获得成功。这项成果是课题组成员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面研究力量大协作的成果。

限于当时的条件,测试输入图像过程中没有标准的通用图像,考虑到马克思像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认知度,于是就利用悬挂在办公室里的马克思像作为标准输入图像。当时没有输出图像的硬拷贝设备,打印机也只是色带式点阵字符打印机,于是大家开动脑筋,利用不同字符的黑白 “占空比”,选用不同的字符表示不同的灰度,例如使用空格表示 “白”,用 “.” “、“ :” “I” “V” “M” 等表示由浅到深的灰度,用这种方法打印出来的图象,远看或拍照后缩小观看,还真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感。

刘其真、周正、孙慰迟等同志把 “电视摄像输入装置” 的设计思想写成了论文——《电视摄像输入装置的设计》,首先在 1981 年 9 月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 2 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学术会议(沈阳)上宣读,当时与会的《自动化学报》一位编辑认为该文所涉及的内容为国内首创,设计思想先进,决定由《自动化学报》刊登该论文。修改稿于 1982 年 4 月 17 日寄至《自动化学报》,最后在 1982 年 10 月份出版的《自动化学报》Vol.8 No.4 上刊登了该论文。这是目前有论文资料可查的中国自己研制出的最早期 “电视摄像输入装置”。

发表在 1982 年 10 月《自动化学报》上的论文插图

该图象输入装置为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该装置在图象处理方法试验、染色体分析、矽肺图象分析等课题研究中发挥了作用。

自动化学报上刊登的论文《电视摄像图像输入装置的设计》,受到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的重视,南京某学院、北京某研究所等利用或参考本文的设计方法,研制出了他们自己的电视摄像图像输入装置;国内有几位学者在编写图象处理教科书时,也都把本文的设计方法和逻辑框图编入了他们的书籍。

夏根女、张来柱、杨伟敏、陈燕云以及金政平等同志也参加了该装置的研制工作。719 机房陈志刚、李大学等同志对联机实验给予了许多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课题组刘其真等同志在 719 数字电子计算机上联机调试电视摄像图像输入装置

2013 年 11 月  供稿

刘其真简介

刘其真,男,1945 年 10 月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主讲《大学物理》、《遥感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等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课程。主持完成科学研究课题二十余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88 年曾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 16 届世界遥感大会上宣读论文。1997 年在德国基尔大学高级访问研究一年。曾任上海市图像图形学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曾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第四、五、六届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第一、二届编委。2005 年退休。2011 年起被聘为中共复旦大学党委特邀党建组织员。2012 年被评为 “上海市高校优秀特邀党建组织员”,2013 年和 2014 连续两年所主持完成的党建研究课题均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党委党建研究课题二等奖以及复旦大学党委党建研究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