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风采

李宗葛:出国进修的往事(一)

2014.12.01

李宗葛

这里所记述的我国开始大规模派遣出国进修人员工作中我所经历的一些事,已是三十五年前的往事了。但是对我来说这些事的确是难以忘怀的。

早在 1977 年 8 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就提出:“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邓小平选集第二卷第 57 页)。” 想来,在此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推进此事了。

1978 年 4 月末的一天下午,系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准备节后参加校内英语考试,国家要选拔派遣出国进修人员。我当时的想法是 “机会难得,一定要努力争取。” 但是只有一天时间如何准备?只好 5 月 1 日下午花了半天时间,把一本《简明科技英语语法》大致翻了一遍,节后就去应考了。

这次考试有笔试也有口试。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未开口讲英语,所以口试基本没分。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应试者的基本状况。由于考试是临时通知的,不可能充分准备,所以并没有紧张感。

几天以后,我和我系十几位教师通过了校内考试。接下来全校通过者成立了英语培训班,全力以赴学英语。每天上午由外语系老师讲课,提问题,学员依次回答问题;下午各人自己听录音练听力,准备参加 10 月份全国考试。与此同时各人开始阅读有关文献,调研美国等国高校的学科状况,为自己选择进修方向和导师。

1978 年 10 月全国考试开考,笔试在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试在上海外语学院。我 1965 年毕业后十多年未参加过任何考试,老实说是比较紧张的。我记得考完试出来后我很久静不下心来。考试结果我的笔试成绩优良,但口试成绩为 4-,虽有进步但仍不理想。心想终于可以交差了,比较高兴。

就这样,我系吴立德,吴时霖,张然,朱洪等十几位教师就成为第一批公费出国进修人员,成为第一批去尝梨子滋味的人。

这之后大家进一步加强培训,特别是口语训练。同时加紧确定进修的学校、系科和导师。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因为牵涉到去进修学习什么?回来干什么等。当时我们是电子自动控制专业。多数老师对传统的控制理论与技术都有一定了解,对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则尚在学习中。而国际上自动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发展现代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控制技术,即自动控制学科;二是所谓高级自动化,即开发和建设诸如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等自动化新学科。经过我们专业教研组老师们的多次讨论,我们初步确定了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通过阅读的部分资料确定了编译《人工智能》一书(此书后来由谢铭培主编,并于 80 年代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高校较早的一本人工智能教材)。

开始我和陆道政都选择了位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计算机科学系(CSD)。我的导师选择了从事人工智能特别是语音识别和理解的雷迪(Reddy)教授。当时,CMUCSD 是美国计算机科学排名前三的系科。雷迪教授是一位美籍印度科学家。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在人工智能方面他和他的学生们当时已研究出了 Hearsay I, II 和 Harpy 系统。后来他成为美国两院院士,并于 1997 年获图灵奖。当时我希望在他指导下在语音识别和语音理解方面学到一些新东西并学习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当时我们的选择都填表送交高教部,再由高教部送驻美使馆后请当地华裔教授们帮助联系有关的学校和教授。

在这期间还有一些曲折。开始 CMU 声称要收进修费用,因此申请受阻。华裔教授们仍坚持进行交涉,因为这不符合国际惯例。后来,陆道政因精于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于是改填弗洛里达大学电机工程系。我则因为一时无法改动就静候交涉结果。直到 1979 年 4 月才得到免费去 CMU 进修的批准,收到了 CMUCSD 的邀请信。这时才开始准备去北京申请赴美签证。

在此期间,我记得当时谢希德副校长专门用英语给我们这些进修人员做了一次讲演。她在讲演中讲述了她的留学经历,鼓励我们出国后努力学习,回国后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工作。她的报告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长时期不能忘怀。

1978 年 12 月,吴立德等作为我国第一批出国进修人员的先头部队飞赴美国以庆祝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建交。

从 1979 年 5 月起我曾前后进京三次,都住在北京语言学院(当时似乎是国家的派遣基地)。

第一次是申请签证并制装。申请签证必须到美国使馆面谈。这时我们的口语已经勉强可以简单对话了。制装是前往王府井百货大楼选衣料并请师傅量体裁衣,每人制作 2 套西服和 1 件大衣。

第二次原准备由北京出发赴美,但是抵京后虽然拿到了护照签证和服装,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又被告知暂不能出发,让回沪等待。

第三次进京才完成了出国的所有事项。在北京语言学院报到后进行了分组,学习和活动大多以小组进行。我们小组共有 14 人,来自各大学和科学院等院所。其中复旦的有化学系王立惠和我两人。天津大学一位姚老师被任命为组长,王立惠为副组长。我记得出发前按每人 20 美元发给临用费用,由组长统一保管,以备急需。

1979 年 7 月 14 日晚,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在京登上国航(CAAC)飞机。先飞赴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在那儿转法航飞机飞往巴黎。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等了 6 小时后再换飞机飞往华盛顿。驻美大使馆派车把我们接到使馆的生活区(好像是包租的旅馆)住了 3 天,吃在旅馆 (使馆自行开伙)。我们除了短会,各自游览了华盛顿若干免费的景点(每人身上只有那到达后分到的 20 美元)。3 天以后,各人领了半年的生活费。最初,生活费为每人每月 240 美元外加房租(不能大于 150 美元,实报实销)。半年后改为每月 390 美元包干,直到两年后回国。

1979 年 7 月 18 日,我从华盛顿飞往 CMU 的所在地匹兹堡市,同行的还有中科院物理所的韩宝善。先前已到匹市的许锡恩(天津大学)、顾国芳(同济大学)等和几位美国朋友前来接机。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于次日见到了雷迪教授,从此开始了为期 2 年的留学(进修)生活。

据我所知,1979 年暑期前后,我系的第一批公派出国进修人员都先后出国,到达自己的进修大学,开始两年的进修。两年后,绝大多数也都陆续回到了系里。

回想这一年多(1978.5 – 1979.7)的生活,感慨很多。我们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出国进修,除了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外,领导和同事们以及家人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时除了出国的种种准备工作之外,我们原有的具体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都由组内其他老师承担了下来。那时我的女儿只有 5 岁,还不很懂事。出国期间照料她和家中家务事都是由妻子和父母承担的。我记得我为女儿做的事只是走之前带她到外滩公园去玩了一次。在这里我想向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们出国进修的人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事实证明,大批教育科技人员出国进修无疑对我国教育和科研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改革开放的一大成果。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只是记述了出国进修的前期准备和出国的情况,其它将陆续择机写出。由于时隔 30 多年,有些细节可能有差错,还请有关老师指正。

2013.11

 

李宗葛简介

李宗葛 教授,1965 年 7 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75 年 9 月起任教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03 年 6 月退休。

曾开设过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lisp 语言程序设计,C 语言程序设计等本科生课程和模式识别,高级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机器人学,神经网络及应用等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

曾于 1979 年 7 月至 1981 年 6 月和 1986 年 2 月至 1988 年 1 月两次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修和合作研究,并于 1999 年 3 月至 4 月和 2002 年 1 月至 3 月分别短期访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国立新加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