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园地

学院退休教师赴崇明参观游览纪实

2017.01.03

计算机学院退休教师党支部、退管分会、老教协分会

2016 年 11 月 9 日,秋高气爽,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退休教师一行 56 人,兴高采烈地乘车前往崇明三民文化村和崇明学宫参观游览。

所乘坐的大巴车七点半从邯郸校区大门口出发,不一会儿就驶上长江隧桥,大家从车窗里观看着世界上最大的桥隧结合工程,深为中国建筑桥梁和隧道水平的突飞猛进感到自豪。

正当大家在车上欣赏大桥的壮观景象时,忽然听到导游说;“请各位老师注意看左边的青草沙水库”,大家的视线立刻投向左边的车窗之外, 只见浩瀚江水的围堰内波光粼粼。 导游说,青草沙水库改写了上海饮用水主要依靠黄浦江水源的历史。该水库的大堤标高 8.5 米、总长 43 公里,圈围 60 平方公里的水面,相当于 10 个杭州西湖。其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上海的受水水厂 16 座,受益人口超过 1100 万人。导游还介绍了长兴岛上发达的造船工业,各种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建造,帮助国家迅速崛起。大家目睹着这烟波浩渺的长江水面,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说话间,大巴车已开到濒临崇明东海的三民文化村。这是一个主题鲜明、饱含 “民俗、民间、民族” 之意蕴的乡土文化展示馆。

进入三民文化村,大家立即被这里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所吸引。这里共有五十多间展室,陈列着泱泱大观的中华传统文化,美术馆、土布馆、手工艺馆、农特优馆等乡风浓郁、展品丰富、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特具创意的精品。

退休教师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 “中华龙宫”,一睹文化村镇馆之宝的风采,这里卧着一条获得过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 “中华龙”,这条实体巨龙全长 36 米,龙鳞的制作原材是距今 50-500 年的老雕花板,真材实料,拼凑别具匠心,古朴精致,威风凛凛,令人折服。大家纷纷与龙头合影。

文化村里有许多 “爷爷奶奶用过的东西,父亲母亲知道的东西,儿孙们不懂的东西”,例如纺纱织布的土机器,吸引了不少女同志争先恐后地坐到织布机前,体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的意境。

十多位退休教师在参观 “舞龙” 器具时,情不自禁地举起 “龙体”,无师自通地舞起 “双龙戏珠”,只见双龙上下翻飞,龙体笨拙地摆动,龙头追逐着 “宝珠”,像模像样,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演艺区内 “扁担戏” 更是引人入胜。大家十分投入地欣赏了老艺人的精彩表演,老艺人是一位 “扁担戏” 文化传人,他独自一人,手、脚、口并用,总揽了布偶打斗表演、配说唱、多种乐器奏鸣等所有工作,使整个演出令人惊叹不已。而这整台的道具、乐器和幕布等,最后都可折叠收拢起来,一根扁担即可挑走,这更使人叹为观止。有位女老师顿时童心大发,也试着挑起了这副担子,留下倩影。

中午在三民村用餐,价廉物美而又地道的崇明农家菜,让大家一饱口福,特别是炒螺丝和红烧羊肉,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午饭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在三民文化村门口拍了一张合影,以作纪念。

下午参观崇明学宫,这是古时候专门祭祀孔子的场所,这里也是早年官办的地方学府所在地,它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较完整的孔庙之一。

走下旅游大巴,便望见学宫那层层叠叠的古建筑群。两座高大的石牌坊古朴沉稳,上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门前是二株有 350 年历史、三人合抱的银杏树,缀满了金黄色的叶子,煞是好看,守门的是一对大石狮,气概非凡。

走进学宫的棂星门,里面环境清幽,看到官厅、大殿、祠堂等明清建筑群,气势恢宏。还有石桥、池塘、回廊等建筑,移步换景,令人流连忘返。在一个雅致的院落内,可见孔子和几位弟子的雕像,充满着儒学气息。学宫内的几座主体建筑现已成为崇明博物馆的展厅。学宫内有几间白墙黛瓦的江南风格建筑,美轮美奂,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摄影爱好者们纷纷举起相机或手机,一阵狂拍。

下午两点半,大家走出崇明学宫,门口早有几位农民兄弟等在门外叫卖崇明螃蟹和家制年糕,老师们纷纷购买,一会儿就把他们的东西抢购一空。实际上,老师们踊跃购买这些东西的主要动机不仅是尝新,更是想帮帮农民兄弟。

下午三点钟左右,退休教师们乘大巴来到崇明老街上的糕团店,琳琅满目的各式糕团,香味扑鼻,大家各取所需,一阵选购,拎着香喷喷的糕团回到大巴上,老师们个个笑逐颜开,满载而归。

下午三点半,旅游大巴满载着欢笑,驶上了返回复旦校园的路程。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退休教师崇明旅游合影(2016 年 11 月 9 日)  摄影:于建华

刘其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