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 AI 在德州扑克 PK 中笑到最后,谁的期末考试就是最高分。浙江大学本科生这门人工智能专业课的安排,也折射了目前顶尖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一个共同点:结合具体应用培养未来的 AI 人才。
面向未来,高校正加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据统计,全国目前有 215 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185 所高校成功申报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171 所大专和高职院校设置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专业。但是,究竟该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 AI 人才?
在日前复旦大学主办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的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谈道,AI 领域期待更多 “建筑师” 而非 “搬运工”,即更需要培养具有源头创新能力和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
重构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数学是重中之重
调查显示,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几乎都是依托于原本的计算机学科,但原有培养体系的 “修修补补” 已无法满足 AI 人才的培养需求。几乎所有高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必须重构,而数学是公认的重中之重。
记者看到,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课程表上,五大数学基础课的内容和难度均远超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这些必修课中有内容较之原先数学课程更深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有计算机专业通常不设的《最优化方法》以及仅作为选修课的《数理逻辑》。
“现实中 AI 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变万化,所涉及的数学工具种类多样。”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举例说,比如 “流形学习” 就需要借助《微分几何》中黎曼流形的基础概念。
这也是多所国内顶尖高校的共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杰教授介绍,人工智能专业难度比肩数学系的课程和考试,让不少 “学霸” 一入学就被 “震” 住了,然而,“只有打好数学基础,才能支撑学生未来更长足的发展”。吴杰说。
近几年,中科大在人工智能创新试点班实践时发现,如果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将严重影响他们在高年级学习更高阶的专业课程。
浙江大学教授吴飞说:“学不好数学的学生将来只能成为 ‘调参师’,即只会调整既有算法中的参数,而不能理解其背后更深刻的逻辑,就更谈不上突破创新了。”
“AI+” 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正在重塑人才培养模式
“AI+” 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正在重塑人才培养模式。论坛上,这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坦言,其本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正成为他们培养 “AI+” 人才的最强 “助攻”。
“人工智能专业一出生就天然拥有学科交叉的基因。”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姜育刚教授告诉记者,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就是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共同开设。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已建成 11 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涵盖智慧医疗、智联汽车、智能操作系统等领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建立了人工智能本硕博培养体系,已建成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三级选课和学分互认机制,支持学生打通人工智能与通信、材料、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界限。
但学科交叉培养探索中也出现了 “兼容性” 问题,如浙江大学的《神经认知学》,需要学生具备相当深厚的生物学知识。大多数学生仅凭高中生物基础不足以应付课程的难度。对此,吴飞表示,全新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在实践中仍需要不断调整。
服务产业升级,校企合作联手提供人才成长沃土
浙江大学与阿里云合作开发的 AI 法官助理 “小智”,从立案到归档仅需 50 分钟。目前已应用于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基金小镇人民法庭,是国内首个人机共融的审判模式。
人才无疑是 AI 产业纵深发展的关键。从主动提供 “教具”、参与编写教材,到联合高校搭建实训平台,国内多家头部企业都提前介入了 AI 人才培养。
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介绍,华为不仅向全球招聘有能力和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顶尖学生,还通过举办 AI 训练营、资助 AI 高校俱乐部等帮助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目前,华为云已与国内 40 余所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式的 AI 人才培养实践,合作编写了 9 本实践类教材。
未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华东六校将联合开设 “人工智能微专业”,实现课程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互签,并将课程资源与社会共享。六校也将和华为、百度、阿里巴巴、商汤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开放创新平台,探索科教融合、产教协同的人工智能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储舒婷
转载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