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9 月 15 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召开 “三全育人” 工作推进大会线上会议,对全院 “三全育人” 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经验交流。全院百余名教师参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沈安怡主持。
首先,党委书记栗建华传达了学校 “三全育人” 要求,在学院原有工作基础上提出细化要求和落实措施。栗书记详细阐述了中央和教育部对 “三全育人” 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逐条解读。对学校推进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举措,包括 “强师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课程思政攻坚行动”、“书院立德修身教育行动” 等进行介绍。他希望全院老师能在学院《“三全育人” 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攻坚克难、再接再厉,以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带动 “双一流” 建设,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时代新人。
三位学院教师代表分享交流了育人心得。黄萱菁老师分享了《计算机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心得体会,作为第一批入选计划课程,黄老师认为授课过程不是枯燥宣讲,而是结合案例和人物事迹传达正能量。课程包括论述计算机发展史,加入复旦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讲述计算机科学家与图灵奖得主,以人物精神品质触动思考;用互联网企业真实案例,剖析国家战略规划等,以细节启发和提升学生思辩意识和精神层次。
戴开宇老师主要分享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想法和做法。他认为育人工作是教学相长,教书育人不仅让学生受益,对教师本身的提升也很有帮助。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老师身体力行的无言之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本身也要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戴老师开设了学校第一门理工科方向的服务学习类通识教育课程《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这门课要求学生组成团队服务社区,知行合一,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他还分享了通过个人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拓展 “六度空间” 育人的经验,体现了全方位育人。
杨珉老师对育人团队培养进行了经验分享。他结合四史学习过程,强调对学生家国情怀和主流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的重要性,结合与青年学生共同开展科研工作的体会,总结出科研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忘我追寻真理的精神,从理论学习中找到破题思路,利用 “支部建在连上” 的架构指导科研队伍建设,根据青年人的特点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实践中通过参访、竞赛、谈心、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不断塑造技术报国的信念,进一步探索将支部建在实验室层面,将科研团队建设和组织机制建设结合的路径。
接着,党委副书记张玥杰介绍学院落实 “三全育人” 的行动方案。学院专门成立了 “三全育人” 工作小组,全面制定方案,内容包括:第一,构建教学育人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落实全员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第二,构建科研育人体系,强化导师科研育人意识,激发学生科研智趣,推进实验室文化建设和安全保障,加强科研诚信;第三,构建管理服务育人体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支持体系建设,加强就业引导,加强党政管理人员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优化办事流程;第四,加强组织保障和组织领导,强化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和奖惩,强化条件保障等。
副院长吴杰介绍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条例,建立导师制是学院 “三全育人” 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配套举措,从条例设立背景、导师聘任条件、导师工作职责和导师管理与待遇几方面展开,希望借此不断加强师生间交流,为培养全面人才助力。
副院长彭鑫介绍学院研究生导师工作要求,针对研究生扩招现状,对培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计划。重视加强学业论文质量;建设专业硕士管理信息系统,严格内部论文评审机制;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交流,期望导师对学生学术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成长;进一步理顺学院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学生互动联系,以打开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
最后,院长姜育刚进行总结发言,他希望全院老师能提高站位,立足 “双一流” 建设和 “十四五” 规划,在思想和行动上增强与落实育人意识;增强育人意识和能力,要在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素养上具备立德树人的能力;主动强化课上课下联动,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开拓广阔视野和平台;强化合作与协同,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环境育人,借学院搬迁的契机,优化广大师生的校园体验,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希望全院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育人意识,探索好的经验和做法,以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带动学科发展和 “双一流” 建设。
撰稿:徐敬楠